贷款人已死,银行第一时间是起诉贷款人还是担保人?

用户8021584539625


按照目前银行的合同,担保人一般都是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在起诉的时候银行会直接起诉借款人和担保人,至于已故借款人的继承人按照继承法履行。


海阔天空230614558


银行的效率不会那么高,动不动就起诉不是银行的作风。银行一般秉持的态度就是,能催收回来就绝不起诉。且不说起诉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光是起诉需要的时间就让很多银行觉得不划算。

“借款人去世”与“银行是否起诉”这两件事儿并没有直接联系。下面我就来顺着借款人去世的场景向下延伸,看看银行都会采取哪些措施。

一、发现借款人去世

借款人去世之后,很少有主动告知银行的,都需要等银行去发现。银行在贷后检查时发现电话打不通,家里也没人,通过紧急联系人或担保人等了解到借款人去世。这个时候,借款人可能已经逾期一个月左右了。

如果借款人去世了,但贷款一直都正常归还,那么银行是不会采取下一步行动的。银行毕竟更加关注的是贷款,谁还不是还?

二、商谈方案

银行工作人员开始翻看贷款时签署的文件。先看看有没有共同借款人,再看看有没有抵押物,担保人等。

一般来说,借款人的配偶都会被列为共同借款人。借款人去世了,借款人的配偶如果偿还贷款,皆大欢喜。银行也不会继续向下追索。

如果借款人去世,配偶也无力偿还,那银行就会联系担保人。担保人有两种,一般担保和全额连带责任担保。

一般担保是银行确实发现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后,才能找担保人代偿。全额连带责任担保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银行都可以联系担保人代偿。银行一般与担保人签订的都是全额连带责任担保合同。

也就是说,只要借款人不还钱,银行是有权要求甚至起诉担保人代偿的。

还是如前边所说,银行是不会轻易起诉的。银行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希望担保人能够督促借款人的家人还钱,或者二者能够一并把钱还上。

除了这种要求借款人家人和担保人还款的方案,银行也可以通过给借款人家人或担保人发放贷款,归还上一笔借款。相当于将债务再延长一段时间。这种谈判的前提是,借款人家人或担保人有还款意愿。

三、起诉执行

银行与借款人家人或担保人无法就还款方案达成共识,那就只有起诉了。如果有共同借款人,银行会连带共同借款人和担保人一起起诉。如果只有担保人,银行就只能起诉担保人。

不要怀疑担保人还款的正当性,担保人必须要在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负担偿还贷款的责任。

总结:

当担保人签署了担保合同的那一刻,就与借款人绑定在了一起。借款人去世,银行追回贷款的唯一抓手就剩担保人了。银行也不是那种有时间,有精力不断起诉的企业。它更想要的是息事宁人,把贷款还上。只要借款人家人或担保人有还款意愿,银行这边都是可以商量出还款方案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我在评论区等你。

银行研究僧


先纠正一下,老百姓从银行借款的合同关系中,老百姓称为借款人(也叫主债务人),银行才称为贷款人,担保人被称为保证人,这就是贷款合同行为中的3个主体。

假如借款人(主债务人)去世,银行第一时间应该起诉借款人,还是担保人呢?《担保法》规定,必须根据签订保证合同的保证方式而定。有两种保证方式,就有两种不同的先后起诉顺序,否则保证人可以对担保债务行使抗辩权。

第一种是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借款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通俗的说,如果签订的是一般保证合同,当借款人死亡时,银行必须先起诉借款人。在借款人无能力还款时,比如无可执行财产等,银行才可以继续起诉保证人,否则保证可以对债务行使抗辩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第二种,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共同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即是说如果签订的是连带责任保证,那么银行可以在借款人和保证人之间任意选择一方进行起诉,一般银行以还款能力较强一方作为起诉对象,更利于收回本息。这种情况下,保证人如果对债务行使抗辩权,法院会判决抗辩无效,必须履行债务偿还义务。

其实,在现实中银行为了使自身利益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一般签订都是连带责任担保合同,或者根本就不明确约定是保证方式,而不明确约定保证方式的合同,在《担保法》中同样被视为连带责任保证。因此,如果借款人去世,银行完全可以第一时间起诉保证人。当然,如果保证人在事前与银行协商达成一致的,银行也不会一定要走法律催收程序,起诉只是最后的手段。

因此,我们也得到一个教训,如果实在推脱不了,要给朋友借款担保,也必须明确签订一般保证保证合同,而不是连带责任保证合同,千万别糊涂,以免掉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