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抖音里随便发学校里孩子们的视频,合适吗?

考拉Lady


郝老师建议不要随便发,

尤其是开玩笑和犯错的视频,从法律层面上老师没有权利发,从道德和社会层面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学校老师给学生上课过程中,老师哪来的时间拍摄视频?老师哪来的心情拍摄犯错的学生?老师的出发点是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了博眼球。在抖音上发视频的人,一方面是因为喜欢摄影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点赞拉粉丝。

但是学生犯错的时候,学生一定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知道犯错的人越少越好。可是拍视频老师的扭曲心理,让他失去了理性,不懂得保护学生、关爱学生。拍视频的行为给犯错孩子心里留下不可言喻的痛苦。

是谁给老师拍摄视频的权利?老师在拍摄前有没有征求当事人的同意?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犯错“记录”在网络中,任人观赏品味。

老师拍摄犯错学生的行为,会让有见识的人看到老师的“丑陋”,明白事理的网友不会看热闹,会贬低老师、看不起老师。因为这是一个不负责任、不懂得关爱学生、自私自利的老师。

随便发学生犯错过开玩笑的视频,一定也没有经过家长的同意,当孩子的家长和亲人看到会是什么感受,这时家长注意力就会从孩子转变到老师。家长心里不好受,家长也会觉得老师过分,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这个发视频的老师形象会在家长心中一落千丈。

发在网络上的视频会永远存在,就相对于老师永远没有原谅学生,让学生的“丑事”“名扬千古”。加之好事网友的二次加工,各种版本的视频会永远的留在网上,孩子犯错一次难道要永远被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网络传播造成对孩子的二次惩罚,这个老师没有想到这种后果吗?发孩子犯错视频的行为表现的不是这个老师的愚蠢而是这个老师的邪恶!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不要为了新奇、搞笑、点赞而伤害了孩子。在你看来的一个小视频,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生的“污点”,请发视频的老师放下手机,真诚的和学生相处,用爱心和耐心教育犯错的学生。不要因为自己的“发送”而影响孩子的未来,不要夸大错误,不要传播“错误”。专心从教不要迷恋网络点赞带来的欣喜。


以上是郝老师个人见解,说的不到位的请大家多多包涵,如果觉得有道理请点赞评论,支持“郝”老师,谢谢!


37度2的风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涉及四个层面:教育者老师;受教育者学生;拍视频发抖音的行为;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教育工作经历的教育人,看到这个问题,特别是看到把学生”犯错误,开玩笑”的视频拍摄后发到抖音的陈述,心情十分沉重,心底五味杂陈,思考良久,觉得有些看法不吐不快,发表于此,期与同行探讨。

一是文中提及的那位老师的做法违背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 “第八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和“(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中对师德有明确规定。据此,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拍摄学生”开玩笑(非有益的)” 和 ”犯错误”的视频,明显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是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受到法律保护。虽然不清楚题主说的是哪个学段的学生,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 明确规定 “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据此,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格和尊严都受到法律保护。显然,拍摄孩子”开玩笑”(非有益的)和”犯错误“的视频,有违背上述两部法律的嫌疑。

三是“拍视频”本身属于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堂标准意义的课都是提前备好课的,其教学手段与方法都是经过老师深思熟虑的,课堂信手拈来手机拍照,显然是临时起意,不合教育常规,属于“节外生枝”(其他情形例外)。有的人会说,课堂拍视频是为了鼓励学生,殊不知,在教育学里,鼓励学生的科学方法有多种,为何要用这种不当手段呢。

四是拍摄学生“开玩笑”或“犯错误”视频的后果,轻则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重则在学生心中终生留下阴影,会阻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发到抖音等媒体平台,还有可能会危及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等。

总之,教育工作者对此要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情再度发生。希望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受到合法保护,接受良好的教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正文为原创。“智睿高中英语”期待与大家深度研讨,引发更多思考。)


智睿高中英语


  • 有教育价值,符合教育教学需要,无不良潜在因素影响的视频或图片,能发。

真正用心的教育,总能与那些美好的画面不期而遇:课堂上专心地听讲,热烈地讨论,踊跃地发言;课后认真地做作业,专注地看课外书;校园里快乐地游戏;竞技中的拼搏的身影;活动中靓丽的风采……校园生活点点滴滴中,流露出孩子们幸福生活、美好品质的画面,都可以是记录的素材。

  • 涉及个人权限、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争议的视频或图片,不能发。

每个人的隐私权、肖像权不容侵犯,即便孩子也是如此。即使想把孩子个人校园生活的美好瞬间发出来,首先也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意。教育就是让所有孩子在现有基础上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表现甚至是错误行为,都情有可原,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武断地把这样的情况公开,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至于那些涉及孩子隐私信息,会对他们造成安全隐患的素材,是切记不能发出来的。

  • 视频或图片的拍摄和发布,要注意方式。

因为拍照或拍视频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万万不可。尊重和关爱是教育的前提。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集体活动类、积极正能量的可以选择公开发,这对激发集体意识、进取心理大有裨益;学生个人成果类、优异表现类的建议私发给家长,既能鼓励优秀的孩子,又不至于对其他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个体不良行为类的,即使私信,能不发也尽量不要发。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渴望成长和成功,作为教师,不应该给他们留下退缩的“理由”,而应该不断地给他们前进的 希望和愿景。

  • 教育教学工作紧张而繁杂,没有“随心所欲”拍发的时间。

教师无日不做着大量繁杂而琐碎的小事。真正潜心投入,充满责任意识的老师,他们的工作一定紧张而忙碌;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虽有预设,但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往往随机而发,一气呵成。那些精彩的瞬间,根本来不及也不可能“随时”拍下,更不可能“随意”外发。浮躁与浅薄的行为,只能成为教育的累赘。

摒弃那些浮躁,摒弃那些光鲜亮丽却华而不实的追逐,教育还是应当落地而行,回归本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成功,才是教育真正的践行之道。教育路上,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