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被清軍殺死,女兒夜襲清軍營奪父屍,明朝女豪傑葬父後歸隱

清朝盛行文字獄,文人對於當時的政事記載多有顧慮。明朝女中豪傑畢著,夜襲清軍營奪回父親屍首。清朝文人並不敢記載這樣的故事,但是又不想讓女英雄的故事失傳。一些小說將畢著夜襲清軍營的故事,嫁接成畢著父女與農民軍對抗的情節。

《熙朝新語》中將此事的錯誤部分糾正過來,這才向世人呈現了故事最初的模樣。《熙朝新語》中記載,“著父剿流賊陣亡,屍為賊所得。眾議請兵復仇,著謂請兵則曠日,賊知備,即於是夜率精銳入賊營。”

父親被清軍殺死,女兒夜襲清軍營奪父屍,明朝女豪傑葬父後歸隱

畢著,字韜文,安徽歙縣人。畢著天賦異稟,才華橫溢,擅長擊劍,精於騎術,能拉硬弓。畢著生於明朝末年,戰亂紛飛的年代。畢著父親是明朝守將,小女子也有報國之志。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畢著才剛剛20歲,與父親一起鎮守薊州(天津市轄區)。

這一年也是崇德七年,努爾哈赤第七子愛新覺羅·阿巴泰,被任命為奉命大將軍征討明朝。畢著與父親所守的薊州是清軍南下必經之地,畢著父親奮力剿殺敵寇卻被清軍殺死,連屍首都被清軍所俘獲。

父親被清軍殺死,女兒夜襲清軍營奪父屍,明朝女豪傑葬父後歸隱

愛新覺羅·阿巴泰早年就跟隨父親努爾哈赤出征,在其弟弟皇太極即位後,阿巴亥參加了一系列對明朝的征戰。北京以北的戰役他幾乎都參加了,這真的是一員猛將。但是崇德七年阿巴泰被任命為奉命大將軍,這是他首次以主帥身份南下討伐明朝。

畢著父親麾下的將領認為清軍實力太強大,不如請求援兵來複仇。畢著卻認為等待援兵的時間太長,清軍反而會有所準備。清軍打了勝仗必然會驕傲不已,因而會放鬆警惕而大慶勝利之宴。畢著說此時以襲擊戰術攻入清軍營,必能取勝。

父親被清軍殺死,女兒夜襲清軍營奪父屍,明朝女豪傑葬父後歸隱

事情果然如畢著所料,畢著率眾人偷襲清軍營,清軍正在飲酒慶賀。清兵驚駭之間,畢著已經刀起頭落。清軍潰散四下逃竄,卻因踩踏而傷亡慘重。畢著趁著清軍大亂,搶回了父親的屍首。《清史稿》記載,“阿巴泰奏自牆子嶺入克長城,敗明兵於薊州”。

明朝督師聽說後上書崇禎皇帝,請授畢著官職來嘉獎畢著的忠勇。然而畢著以守喪辭謝,畢著攜父親屍首南歸,葬於金陵。此時的明朝已經是大廈將傾時刻,吳三桂都在給自己找退路了,沒過兩年吳三桂就降清了。

父親被清軍殺死,女兒夜襲清軍營奪父屍,明朝女豪傑葬父後歸隱

畢著葬父後,就嫁作人夫了。畢著丈夫名叫王聖開,是一位平民百姓家的小夥子。畢著與丈夫隱居在蘇州,過著普通的百姓生活。畢著歸隱後,裙布釵荊,再無往日的忠義勇氣。有詩曾贊“梨花槍萬人無敵,鐵胎弓五石能關”。

畢著自己寫到“相期智勇士,慨焉賦同仇。蛾賊一時淨,萬年固金甌。”畢著鄙視清軍如“娥賊”,盼望明朝能“金甌”。那也不過是期盼罷了,就連畢著自己都沒披掛上陣。崇禎皇帝用將多疑,明軍也各懷鬼胎,畢著真上陣了也不過是和其父親一樣的結局。

父親被清軍殺死,女兒夜襲清軍營奪父屍,明朝女豪傑葬父後歸隱

畢著被贊“忠孝義勇兼而有之,可謂奇女子矣”。明朝女子都能殺入清軍營,何況是明朝男子呢!若是崇禎皇帝能強硬些,明朝大將都學學畢著的能耐,明朝還可能有一線生機。可惜在崇禎皇帝的多疑下,濫殺良將,大好江山拱手相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詞話今史

編者:詞話今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