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缺乏自控力,成绩也是时好时坏,如何才能帮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

perfect好运来


您好,我是UP儿童艺术能量。

这个问题想得到有效解决,需要问题主几个问题。

  • 1:您的孩子几岁?自控力有一部分原因与大脑生理发育、生理年龄是有关系。

自控力在儿童早期开始发展,到青少年后期或者成年早期才完善。大脑中与自控力有关的前额叶皮质是大脑成熟最晚的部分之一。

  • 2:成绩好的时候,是否思考过原因?是家长、老师进行了干预?还是孩子的自驱力?

  • 3:孩子成绩好的时候,您做过什么?

  • 4: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您做过什么?

  • 5:对于这个问题,您的分析是?

  • 6:您觉得家庭教育方面有没有导致孩子自控力的因素?

问题越完整,回答者的分析才会更精准。否则都是泛泛而谈。


自控力,简而言之,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题主的问题是:孩子缺乏自控力,这个判断不会错,能在这里的提问的家长一定是具有一定素质和反省能力的。

最重要的问题焦点是:孩子的成绩时好时坏。

这句话告诉我们2个信息:

  • 1:孩子有能力学好。

  • 2:孩子可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所以这可以排除大脑发育水平,感统失调,多动症等因素的存在。

所以您要做的是:

  • 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努力和成绩。

  • 观察孩子自控力强,学习好的情况下,梳理有哪些诱因,并针对促进孩子进步的行为进行强化。让孩子能够把一时的行为转化为持久的学习专注力。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有时候自制力差呢?

我的答案是:自我驱动力不足。

罗振宇说:拥有自我驱动力的人,会想方设法找到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与工具,进行自我学习、探索,或与人合作与创新。而没有这种强烈动机的人,既是拥有再多的资源、工具,都没有用。
所以:自我驱动,决定命运;动机落差,又决定阶层。

孩子为什么会缺少自我驱动力?

关于动机的研究表明,强烈的自主意识是形成自我驱动力的关键因素,形成自我驱动力后,能富有激情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享受自己的成就。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 Edward L. )和瑞安(Ryan Richard M. )曾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基本的需要: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

自主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就像吃饭、睡觉一样。

如果对生活的自主感较低,便无法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

降低孩子的自主感的因素有哪些?

  • 1.玩得太少

  • 2.睡眠不足

  • 3.缺少对自身价值的探寻

那么又该如何帮孩子获得自主感?

  • 1.成为孩子的伙伴,帮助他,和她一起成长。

  • 2.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给予他选择的权利,尊重他的意见

  • 3.多和孩子讨论问题,问题的因果,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点,他的想法。

  • 4.不要给孩子制造焦虑和压力,给予孩子宽松的成长空间。

  • 5.少打扰孩子,让孩子感受“心流”的力量,专注做好一件事,支持孩子对兴趣爱好的深层次追求。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帮助孩子开启他的心灵智慧,找到他的天赋密码,不断强化他的自我驱动力,鼓励他自我学习、探索、发现,并在此过程中耐心陪伴他、认可他,鼓励他、赞赏他,让他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成就他应该成为的,最好的自己!



UP儿童美学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静心培养”这一话题,我在4月23日发表的文章《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中已写到(以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来谈的)。今天我又重新整理一番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现在的很多学生学习时不能静下心来,从而导致学习内容落实不到位,还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静下心来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想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从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吸纳,学会友好相处,学会生成一种良好的秩序,让孩子们一生受益。我们都知道:静心就能静气,这种美好的品质对学生获得知识、拥有智慧来说,都是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着重从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静心习惯:①、静心阅读;②、静心做题;③、静心思考。

静心阅读:重点培养学生们能读进去,能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本学期年级统一订购了《城南旧事》,《水浒传》这两本书,在学部规定的阅读时间里读这两本书都要求孩子读好书、静静地去读,边读边在书上做读书笔记。因为一做笔记孩子们就不会走神,这样孩子们就能读进去了。

在做阅读题时,要求孩子们至少读两遍短文。目的有二①第一次读文后,一定要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以此进行文章整体、中心的把握。新课标指出,小学高段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孩子们应慢慢具备的一种能力,这也是要训练孩子们学习能力。②再带着问题读第二次文章,边读边思考问题。这样读有些问题一读就明白了,因为有些题的答案就在文中,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就能读进去。对于要感悟的具体句段要多读。这是两种阅读策略。这样做下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知道怎样做阅读题了。虽然孩子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较难做到,但常要求引导,适时强化,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成效。

静心做题重点培养孩子们审题,答题和检查的习惯。在做题时,引导孩子们不着急,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题,看清有几道题,问题是什么,一题中有几个问;写题时一定要想好了再下笔,要写清楚,把语句写通顺,问答题要写出几个答题点,可看分值答题,不能在几行答题线上只写几个词或一个短句。写完了还有时间一定要逐题检查。这样强化下来,孩子们就会很少丢题,不会有不审题、乱写的现象了。

静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首先不思考,不发言。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想好了,再举手发言,绝不允许没想好就张口来说 ;其次不思考,不动笔。想好了再写,不能没想就写。生活中,引导孩子静下心来解决问题,不要冲动,要冷静、理智。

这些静心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训练、强化,才能让孩子们养成的良好习惯。


灿烂阳光1976


孩子缺乏自控力是天性使然,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能起到积极作用,又不让孩子反感,是好多家长都会遇到的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每个家庭都有他独特的特性。但是要掌握几个沟通的方法,对孩子应该是有帮助的。

第一眼要亮,一定要对孩子给与足够的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要用平等尊重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家长要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就积极的一面和孩子阐述一个话题,可以多聊一些内容,多一点宽容,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见解,不指责挑剔;

第二嘴要甜,教育是需要语言来沟通的,所以语言习惯很重要。家长如果注意力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良行为,那么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强化,尤其大一点的孩子,逆反心理会增强,会觉得父母啰嗦,拒绝沟通,所以要用美好的语言来激励孩子,教育孩子,口气要温婉,语言要恰当,和孩子沟通时要用有温度的语言,不要例行公事一般或者高高在上的训斥;

第三耳要听,认真倾听尤为重要,倾听的时候要做到三不:

1、不打断,认真倾听孩子在说什么,如果家长一直在喋喋不休,孩子就没有了说话的积极性,

2、不否定,要开放式的提问题,要问孩子此时内心想法,而不是家长认为自己的想法,可以引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找出孩子静不下心来的原因;

3、不含糊,要积极反馈,对一件事情要有具体的方案和方法,不要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要有指导性和建设性意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逐步养成的,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有所帮助的;

第四心要宽,家长不要急躁,孩子成长过程中好动、做事没长性、都是正常的,家长不要急躁,掌握学习方法,平时逐渐养成好的习惯,做一些专注力方面的小游戏训练孩子,增加自控力;

第五手要放,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总是喜欢替孩子做事情做决定,家长应该让孩子自我管理。站在孩子的立场和维度去想问题,放下,不是放弃。有一个词叫分离个体化。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分离就是爱。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给孩子留白,前提是信任,要给孩子信任的力量,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问题。

家长要做到这几步。对孩子的学习,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成绩自然会稳定提高的。

请记住一句话:伴随孩子成长的家长,您是牵着蜗牛🐌去散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