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健康

#健康科普排位赛#

香囊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描述了端午节前后,古人佩戴符篆,祈祷平安健康的习俗。

端午时节,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湿热为患的疾病多发,古人又把农历五月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在古代,因为医学发展的客观限制,劳动人民对疾病的认知有限,也没有很好的防病除疫方法,只能借助巫术手段及传统符篆祛病辟邪,祈福求安。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老百姓发现雄黄粉具有驱虫逐蛇的功效,就用装了雄黄粉的袋子取代了符篆。慢慢地又发现将艾草、檀香等芳香药材的粉末装在袋子里,做成各种好看的香包,随身携带,比符篆更有效,比雄黄袋更安全。端午香囊便成为了民俗的象征。

从中医药的角度讲,香囊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香佩疗法,衣冠疗法。

芳香性中药醒神开窍,防虫驱蚊,通过口鼻粘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吸收,经气血经脉的偱行而遍布全身,理气化浊,避除秽恶之气,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功效。

常用的预防感冒香囊,可以根据小儿体质和气候不同,可以选择芳香化湿、祛风散寒配方(艾叶、佩兰、苍术、白芷、菖蒲、肉桂等),或者清热化湿、疏风通窍方(艾叶、藿香、紫苏、辛夷、薄荷、茴香等);

防感开胃香囊, 可以选择芳香化湿、醒脾开胃方(艾叶、藿香、佩兰、菖蒲、苍术、砂仁、陈皮等);

防虫驱蚊香囊,可以选择芳香化浊、解毒驱虫方(艾叶、菖蒲、山奈、丁香、薄荷、藿香、茴香等)。

香囊佩戴注意事项:白天应挂在胸前,晚间睡觉时置于枕边,每天上、下午还需要放在鼻前各闻香1次,每次3分钟左右,以保证芳香药物能够通过鼻粘膜吸收进入人体。香囊中的药物,还需要每2周更换一次,以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

过敏体质者及家中有孕妇的慎用

香囊不宜受潮,否则会影响药效。

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要根据小儿体质合理地选择配方,还需要掌握准确的佩戴方法,只有规范使用,才能真正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端午话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