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断舍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人回答:好处是,我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可控、自由。坏处是,有点强迫,有种逃离感。
我又翻看了很多类似问题和答案,发现对多数人来讲物品的“断舍离”的确可以给生活带来简洁舒适的感受。但是,过着极简生活的人们依然存在困扰,比如与各种情绪问题对抗。
生活就是如此,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简单的环境中,脑海里的各种情绪也从不消停——它们时而像云团一样聚拢起来,时而又像飞虫一样四散开去……有研究表明,我们每人每天至少要花出一小时用来“怀疑人生”。女性则更久,大约需要两小时。
那我们该怎么办?《情绪断舍离》(【美】加勒特·克莱默)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简明的思路:情绪就像衣服,也需要定期清理。真是太简单了,对吗?让我们一块学起来!
衣橱VS情绪 | 是什么把生活变得乱七八糟?
情绪是什么?概念有点抽象。让我们来打个比方:假设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衣橱,那么情绪就好比衣橱里的衣服。那么,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 从实质上看,衣服其实是一个人内在品味的外在体现,而情绪同样是一种“内在的外化过程”,它是一种借由表情、态度、行为反应等形式来体现个人主观认知的心理活动。
- 从体验上看,衣服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多元的,不同颜色、质地、风格的衣服会带来不同的着装体验。而我们的情绪体验则更千变万化,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我们并不是活在对环境的感受中,而是活在对自己想法的感受中,而且我们的想法总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是什么把我们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想想上述比喻,你也许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混乱、无序、烦躁的感受并非由当下所处的环境造成,它其实是来自我们内心不断变化的感受。 所以,只做物品的断舍离并不能使我们彻底摆脱困扰,除非我们有意识地把“情绪”也纳入清理的范畴。
打开“情绪衣橱”,做好清理前的准备
现在让我们做个深呼吸,然后准备面对自己的“情绪衣橱”。1、2、3,……请你想象自己已经打开了那扇衣橱的门。看看眼前的景象,试着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比如:井井有条、凌乱不堪,甚至令人厌恶,都可以。
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否已经产生了对情绪的关注,甚至开始感到焦虑。那么让我告诉你,其实无论你的“情绪衣橱”是什么样子,都不必太过在意。你只需要看到它,并且明白它无非是个随时变化,收纳情绪的容器而已。我猜你现在一定惊讶,我竟然要你对情绪视而不见……好吧,让我用心理学原理解释一下。
加勒特在书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美国佛蒙特州一条高速公路上悬挂着一块闪烁的警示牌,上面写着“保持警觉”!但是自从有了这块牌子,公路上发生了高达47起的交通死亡事故。
因此,作者告诉我们“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太多”。那个警示牌并没有很好地调节驾驶者的心理,让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水平得以提升,反而干扰了他们清晰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他们的混乱。
如果你能深刻领会这一点,就掌握了正确看待情绪的方法。其实,情绪就像衣橱里的衣服,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它们可以带来喜悦,也可以令人生厌;它们可以新鲜可爱,也可以破烂不堪;它们可以被宠爱,也可以被丢弃。
我们不需要把所有情绪都视若珍宝,就像衣橱里的衣服常换常新,实在不必要把每件衣服都保留起来舍不得丢掉,否则那些“穿之无感,弃之可惜”的衣服就会变成累赘、负担。我们更不需要常常翻出那些“压箱底”的旧情绪来干扰当下的生活,就像我们不必从垃圾堆里扒出曾经丢弃的衣服再放进衣橱挤占空间。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将摆脱对情绪的过度关注,不再常常陷于自我纠结,被莫名奇妙的情绪所困。不过,光有理论还是不够的,清理情绪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3个“情绪断舍离”的有效方法
一、缩短“敏锐间距”,摆脱胡思乱想
在《情绪断舍离》这本书中,作者反复提到一个心理学概念——敏锐间距。它是指我们每个人的意识水平都有所不同,敏锐间距越窄的人意识水平越高,越能理解“我的情绪是源于对自己想法的感受,而不是由环境造成的”。因此,敏锐间距越窄生活越顺遂,敏锐间距越宽生活越艰难。我们通过几个生活场景来理解这个概念:
小李和小王同是某公司的员工,一天他们的老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很差而心情郁闷,并在会议上用严厉的态度批评了小李和小王。第二天,小李无心工作,他始终沉浸在被批评的情绪之中无法释怀,甚至对老板乃至公司都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情绪,自我否定、委屈郁闷的心情挥之不去。而小王则一切如常,他认为被批评这件事既然已经作为客观事实发生了,再为此烦恼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继续认真工作。
对比两个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可以看出小李的敏锐间距宽,而小王的敏锐间距窄。因此小王具有更高的意识水平,不容易被多余的想法束缚而失去清晰的思维判断。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负面情绪都是不必要的,它们缠绕在思维中拉远了我们与智慧的距离,让我们失去了自身原有的敏锐。所以,请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成为一个窄敏锐间距者,把那些胡思乱想统统丢掉吧!
二、丢不掉的坏情绪,就把它放在那
“当糟糕和痛苦的感觉迟迟不肯消失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作者问道。我又想起了衣橱里的衣服……当我们面对那些旧的、破的却实在舍不得丢掉的衣服时该怎么办呢?那就让它们继续留在衣橱里吧!把问题交给时间,我做我该做的事情。
这样一来,问题迎刃而解了,作者写道,“你的大脑总是会以对你有利的方式运转,只要你不妨碍它的运作……不要去管环境,只管忙你的事情(无论那是什么),你的不良思维就会消失,新的观点就会出现。”
因此,这情绪断舍离的第二招,我把它称为“以静制动”。丢不掉的坏情绪,我们就暂且把它放在那,不要花费太多的功夫与之纠缠。告诉自己:我可万万不能被坏情绪打扰了此时此刻认真生活的兴致。
三、唤醒自我、提升能量,走出负面循环
情绪断舍离的第三个方法最接近心灵的本质,那就是唤醒真实的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内在能量去打破负面情绪的循环。毕竟,要想彻底摆脱“衣橱”的困扰,其根本方法不是多清理几次而是努力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让每件衣服都质地精良、经久耐穿。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10种唤醒自我的有途径,我将它们整合成以下几方面:
学会拥抱自己
很多负面情绪源于自我苛责,所以我们要学会拥抱不完美的自己。1、在做事时不要制定过高的目标。有心理学家认为过高的目标会限制机会,缩小感知范围,不利于过程中的体验。2、在团队中要保留自己的个性。不要为了合群而压抑自由意志,这样我们的直觉和思维会受到阻碍。
不被“规则”束缚
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以会受各种行为准则的约束。但个体和团体对于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冲突。当冲突出现时,会引起人对自身的困惑,甚至持续的行为异常。这就是规则引起的“滑坡效应”。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要学习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在工作环境中虽然应该遵守基本规则,但是也要注意避免“等级排序”心理。因为每个人的角色和天赋不同,组织中缺少了任何人整个化学反应和运作功能都会受损。
适时放弃
所有励志书籍都在教育我们,为了人生无憾要竭力争取目标的达成。而《情绪断舍离》告诉我们,该放弃时就放弃。比如,面对一个无法沟通的伙伴,你不必勉强自己继续说话和倾听;面对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你不必强迫自己继续辛苦和绝望。记住,无论任何时候,转身离开是你的权利。
再次打开“情绪衣橱”,相信此时的你已经不再为它烦恼。因为那些新的、旧的,昂贵的、便宜的,你喜欢的、你不喜欢的衣服都不能影响你成为你自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