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娃和婆婆带娃的媳妇,最后有哪些不同?

当下流行一段话:妈妈生,外婆养,奶奶只管来欣赏。

大部分网友都吐槽奶奶坐享其成,可我对这个现象却有另一番认识。独生子女的大军已成为父母,外婆只能是外婆的角色,再不能分身做奶奶了;还有就是婆媳难题的规避法,婆婆看娃是非多。

虽说自古婆媳问题是天大的难题,但是有的人能解,有的人却不能解。这就像是学生遇到附加题,能力强的学生得分,能力偏弱的学生得不到分。

让婆婆看娃,便绕不开要与公婆同住,相处问题也避免不了,自然也少不了生活的磕磕绊绊。如果把事情反过来看,也有很多的好处,帮你带孩子,帮你们做好饭菜,你就只管上你的班就好了。

当然了,这就看你关注的点在哪里了。

自己带娃和婆婆带娃的媳妇,最后有哪些不同?

雯雯和晓霞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都在石家庄成家了,针对要不要和婆婆住一起,她们的观点和做法就不一样。

雯雯让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带了两年多,孩子上幼儿园了。雯雯就询问婆婆是不是想回老家,婆婆白天一个人在家,确实想回去,却又担心她们不能准点接孙子,左右为难。也就直接和雯雯说了心里的想法和顾虑。

雯雯对婆婆说,如果给你找份工作,又不耽误接孩子,你能接受吗?婆婆才五十多岁,年龄也不大,自然乐意接受雯雯的建议。所以雯雯就在小区外的饺子馆,给婆婆找了份包饺子的工作,这样不耽误接送孩子,也能赚工资,比回农村老家好多了。

婆婆对雯雯这样的做法非常满意,也处处帮他们做家务。婆婆每天晚上九点才下班回来,他们婆媳接触的时间也不多,涉及的婆媳问题就更少之又少了。

雯雯这几年,就没有因为孩子耽误自己的工作,还升职加薪了,前来两年又买了第二套,前几天刚装修好,准备疫情结束搬新家呢。

而晓霞呢,一开始就担心出现婆媳问题,拒绝婆婆帮忙带孩子,自己带到幼儿园。在孩子上幼儿园后,找了一份能顾及孩子的工作。

晓霞生子前的工作不错,业务能力也非常强,可以说他们的婚房大部分是她的工作存款。可现在的工作,主要以孩子的时间为主,所工作内容和岗位并不合适,而且工作的同事和领导的水平也较之前低,更别说发展前景了。

职场没有发展前景不说,在一波同事的斤斤计较中,晓霞也慢慢地被同化了。一开始工作上的事,后来影响到生活,与老公的拌嘴也变多了,心态也没有之前的积极劲头儿了。唯一让她欣慰的是,儿子培养的还不错,爱看书,学习好。

还好,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晓霞跳槽了。找了个管理岗位,工资翻倍,她的能力也能胜任这份工作,劲头十足,整个人也回到了之前职场风风火火的样子。

这是我身边比较真实的例子,如果从经济上来讲,晓霞目前落后于雯雯,他们还住在第一套房里,目前手里也没有继续购买第二套房。而雯雯虽然有房贷,但却是拥有两套房的小富婆了。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讲,晓霞要比雯雯省心些,因为孩子是晓霞自己带大的,从习惯养成到学习方法都用心培养,所以上小学后孩子很自律,由于阅读知识面也很广,成绩非常不错。

再看雯雯的儿子,就有些问题了,作业拖沓,不爱看书,还时常被老师叫家长。雯雯把这些归于婆婆,说婆婆太溺爱孙子,养成的习惯改不掉了。我们不能顺着雯雯说肯定是婆婆的问题,但是隔代亲确实会让奶奶们对孩子有些纵容。

自己带娃和婆婆带娃的媳妇,最后有哪些不同?

不过这也跟人为因素有关系,现在的爷爷奶奶已逐步年轻化,也比之前一代人高,所以带娃的水平和理念也逐步在科学化。

我的邻居王阿姨,是一位56岁的时尚奶奶,孙女今年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非常棒。王阿姨说孩子妈妈就没管过孩子学习,都是她一手抓的。阿姨说她只是初中毕业,现在的知识不会了,但是他会管孩子的学习方法。

王阿姨说自从有了孙女,她就经常看育儿方面的节目,到现在关注学习方法,抖音、快手都是她学习的来源。王阿姨的儿媳每天下班回来就有饭吃,孩子的学习不用过问,只管出钱,这就是奶奶育儿的成功典范。

可王阿姨的女儿就没有她儿媳的命好了,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做活比较慢,对孩子只管吃喝与穿衣。孩子学习也管,但是没方法,只是会在旁边督促,偶尔还会来一句:“看你笨的”。

长此以往,孩子不喜喜欢奶奶盯着,甚至有一次对妈妈说:如果奶奶再这样盯着我,还讽刺我,我想去死。

自己带娃和婆婆带娃的媳妇,最后有哪些不同?

所以说,什么问题都不是绝对的。让不让婆婆看娃,请从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的选择都是利益最大化,而婆媳与家庭,还有孩子的正常化发展就是利益所趋。婆婆性格好,婆媳能处得来,婆婆又能科学带娃,这就是利益最大化:儿媳能工作,婆婆能享天伦之乐。孩子能得到好的教导。

反之,婆媳性格不同,又不能分担带娃就不要强求,一切以和谐为主线,大家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