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碎片”

堅強的“碎片”

圖|網絡

文|也者


百花齊放之外的

萬紫千紅以及你看不見的

暗物質,都是碎片


大概是八九歲的“我”

無緣無故地得到一句

“我欣賞無拘無束的奔放

甚至沒有邏輯的零碎”


三十歲前常在落寞的時候

下意識地去書寫


堅強的“碎片”


稚子之聲,猶如童謠藏玄機

時常拿出來玩味的這句

——“沒有邏輯的零碎”

常常成為現實的一種生活狀態

可能就是拘無束的代價


“碎片”的冗餘

如果要產生意義

必須依附於強大的組織和硬核的邏輯


西方文學的意識流的代表作品

《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

呈現的不都是若干記憶碎片

編織的意象轉化為

意識的恣意流動之美嗎


但是意識流作品的厲害之處

在於宏大架構之內的瑣碎敘述

所依據的強大邏輯

尋找其中的內在關聯

或者隱藏的奧秘

是作者賦予讀者參悟的機鋒

領受多少,全憑讀者的閱歷

和知識儲備的自我構建


堅強的“碎片”


回頭看“稚我”偶得的混沌句子

現在的“我”或可狡辯為

有的巨大,近似於無

幸好,還有個“甚至”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

企圖掙脫邏輯的零碎

有了“意識自我"的覺察

掙脫、解構是重構的前提


通常相對於被重視

和被仰望的“巨大”

渺小,是因為價值和能量

不能被感知,常常被忽略

而成為“碎片”


堅強的“碎片”


碎片之所以成為碎片

在於是否被看見

而這個“看見”

除了“你”和“TA“的外界之外

還有一個”我“


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

帶領清華優秀學生代表

出訪日本東京大學時曾說過

螢火蟲的微光和太陽的光輝

同樣值得尊敬


稜羅的《瓦爾登湖》裡

“目眩的光芒猶如黑暗

唯我們覺醒之際,天空才會破曉

破曉的不僅是黎明

太陽也不過是一顆晨星而已”


顧校長和稜羅的境界

具備了與眾生共情的通感

太陽、晨星與螢火蟲……同等看待


但是很多未被外界看見的“我"

與”我不見我”,互為因果


堅強的“碎片”


物質之於構成物質的元素

宇宙之於構成宇宙的物質

不都在掙脫與吸引

聚變與裂變的博弈過程之中

保持動態平衡式的存在嗎


整個人類文明至今幾千年

能被記錄的都是高光在金字塔尖

被萬眾仰望的聖哲先賢

但是每位創造卓越的巨人

誰不是從一點一滴的知識碎片

開始累積逐步構建

先成為自我帝國的君主

才被他人看見到膜拜的


堅強的“碎片”


知識過載,信息過剩的今天

被裹挾成為碎片洪流中的

無足輕重的我們

在他人定義的語境裡

如果不能產生能量的引力

註定成為一枚被忽略的碎片


即便如此

從看見自己開始

建立並堅定信念

通過學習賦能

通過訓練產生量變到質變學習的積累

產生質量,然後產生引力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既成碎片,請首先做一枚

自覺的、進取的、堅強的——“碎片”


堅強的“碎片”


THE END


所有作品圖片來源網絡收集,投稿轉載

促進設計、工匠及藝術家跨界交流搭建平臺

本自媒體平臺無商業目的

將始終堅持不產生商業盈利


如果文章產生侵權行為

請聯繫我們,謝謝!


易向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堅強的“碎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