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記事篇一

外公一生勞碌辛勤,從小排行老小的外公,憑著自己對學習的熱忱勁兒,考取了中專。在那個交通不便,生活拮据的那個年代,走路去上學都要十幾裡地,在學校吃飯的乾糧是憑著自己從家帶的饅頭為主。當時中專畢業的外公,沒有外出工作,而是選擇到離家幾十公里的村裡教書,全校當時只有外公一人,一個教室,一年級到五年級全部在一起,當時的辛苦可想而知。

外公育有5兒2女,對於子女的教育,外公甚是嚴苛,主張“棍棒底下出孝子”。做為教書先生,卻用著看似不太講理的教育方式,說來也奇怪,舅舅小姨和老媽的個人秉性裡,唯獨不缺的就是孝順。每家現在都算過的富裕,舅舅們是第一批出去做包工的,小姨遠嫁山東,家裡大舅是小時候挨棍棒最多的,因為是家裡的老大,需要老大擔起的責任很多,外公也賦予了大舅更大的期望。該講理的時候,棍棒之前講;不該講就直接棍棒。大舅都說記得好幾次棍棒之後不能下床,也許是小時候記憶的影響,大舅現在對外公是最為敬畏的,現在其他的舅舅小姨和老媽對待外公也都是畢恭畢敬的。

以前不太理解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不講理,為何流傳千年,現在自己有了孩子,也開始慢慢向這個教育方式靠近。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誰都不願對孩子棍棒相向,外公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需要自己多大的勇氣,有些時候是需要講道理的,可是有些時候真的還是棍棒來的直接點。看似簡單粗暴,實則是教給孩子立身的根本。孟子曾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不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就失去最起碼做人的資格。孝順之心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做人最根本要懂的道理:要孝順父母。估計我的兒子長大了,也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所有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有人幫媽媽洗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順,趁現在,就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