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自己的“閉關鎖國”?

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禁錮了國人的眼界和思想。但是並非所有的人對於他國都不瞭解,有些人有在歐洲遊歷的經歷,並且把他的所見所聞寫成了書,但是這些問題最終沒有獲得主流士人和朝廷的關注。中國對於他國的發展情景一無所知。這樣的狀況只能一步步淪落為任人宰割的亡國奴。

在一個全球化的社會里瞭解他國的信息是非常重要。所以,研究他國的歷史、經歷、文化和政治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就至關重要。而對於一個人而言,也有可能處於固步自封的狀態裡。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怎樣避免自己的“閉關鎖國”?

一個人更容易陷入自我的中心,也更容易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甚至很多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此一來我們和清朝的閉關鎖國何異呢?

1,要開放,要用勇氣。

我們之所以不願走出自己的舒適去,不願與人交往,更多的是我們缺乏勇氣,懼怕開放自己會受到指責和傷害。表面的自高自大掩蓋的是內心自卑的情結。我們自我設限,通過逃避和拒絕來保護自己脆弱的心理。理解、接受和改變,踏出第一步,擁抱未知的世界,我們才會不斷地進步。

怎樣避免自己的“閉關鎖國”?

2,主動了解他人。

這一點對於現代人來說太難了。我們每個人總是在曬自己,其他人最多成為我們吐槽的對象。真心理解和關心一個人成為了很不自然的事情。

多年的同學原來關係特別好,中間隔了幾年不聯繫,如今再難有勇氣撥通對方的電話。可能我們滿腦子最多的是考慮自己。我們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很滿,根本無法留出關心其他人的時間。

主動了解他人是一種能力,它能很好地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而願意對你敞開心扉的朋友可能會為你打開一個新的世界。這一點每個人或許都深有體會,自己很多重要的決定和重要的頓悟時刻與朋友的提醒有著很大的關聯。其他人的存在對於一位善於發現的人來說就是一處寶藏。

若干年後,我們發現多年不見得朋友已經處於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或許中間持續不斷地交流和了解會讓彼此的世界融合,發生奇異的化學反應。

怎樣避免自己的“閉關鎖國”?

3,讀書也是一種途徑。

讀書讓一個人能夠讓人保持開放的心態,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可以獲得超越自身世界更為廣闊的天地。而完成這一切或許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當然要想獲得最真實的體驗還需要自己去經歷,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國家閉關鎖國會落後捱打,一個人固步自封也會成為庸人。

怎樣避免自己的“閉關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