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要兴旺,离不开这四个字

一个家庭要兴旺,离不开这四个字

一个家庭要兴旺,离不开这四个字:

孝,勤,俭,和。

“孝”是家风之基,“勤”是兴家之本,俭是持家之道,“和”是家旺之根。

一个家庭的运势,都藏在这四个字里。

1孝。

孝,即孝顺父母。儿女孝顺,家庭和顺。

《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是做人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都挺好》电视剧在各大平台上热播,当代父子关系再掀热度。

在赡养老人一事上,现代人不得不考虑各种利害关系。

随着苏母的去世,“父亲由谁照顾”成为一大难题。子女们纷纷表示,由父亲选择,想去谁家就去谁家。

大儿子想把父亲接到美国养老,但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已经失业,而且父亲还没有绿卡。

父亲只好住在二儿子家,但老二早已从“妈宝”变为“啃老”,为了房产证暴打亲妹妹。

剧中,苏父经常抱怨二儿子对自己“虐待”。

因为赡养老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家庭危机也在不断升级。

这些矛盾危机无疑围绕在金钱、时间、精力三个方面。

天平的一边是父母年老无用,另一边是子女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为了得到平衡,吃光父母的老本在普通家庭中屡见不鲜。

照顾生养自己的老人,难道一定要计算利害关系?

孝道的衰败,是始于蒙蔽真心。

不是由内而发的爱,即使付出了,也只有抱怨。

《都挺好》剧中父母大半生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身上,可因为父亲忘关煤气,结果却换来儿子的一顿数落。

只有情感由内而发,方能摒除利害,让孝道成为自然。

那个为“尘肺”父亲筹钱换肺的儿子廖延龙,值得人敬佩。

手术是“高投入高风险”,事实是“救与不救,都后悔”,但他选择四处借钱,为了父亲的生命,搏一搏。

换肺不久,父亲因术后感染不治身亡。

廖延龙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十年的时间,六十万的债务,未来的生活,他们也许要付出更多。

给父亲治病而背上六十万元的债务,固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但是与让自己始终可以昂首立于人前而心无愧疚,不必因为愧疚而虚伪,由于虚伪而堕落相比,这个代价并不昂贵。

但是,他们从此得为人子,兑现了自己的基本价值准则。

正所谓“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这就是中国古代强调孝道的根本初衷与意义之所在。

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这也是人该有的天良,对父母有爱,有生之年,又能够表达,就应该知足。

那些真心爱父母,真心尽孝的子女,那些在父母的疾病生死面前仍不肯却步的灵魂,即使日后的生活诸多艰难,也一定能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

奉行孝道,关爱自己的父母,所求的不过是心安而已。这个心安,不是安于世人的评说,而是安于自身真实情感的得以着落。

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表达对他们的爱,这不仅仅是为人子女的责任,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2勤。

俗话说得好:成由勤俭败由奢。

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

“勤”是兴家之道。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俭节约,“勤”体现在家庭里,便是兴家之道。

一个家,想要兴旺,往往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一个富裕之家,其祖上必是由勤劳致富发家,这便是勤的好处。

曾国藩说:“凡一家之中,勤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曾国藩把“勤”字看作兴家立业的根本。

曾国藩深知勤劳的好处,他在家书里告诫弟弟们:“勤俭二字看似平淡,实则获上在此,信友在此,服民亦在此”。

他在“八本堂”里,又刻上了一个著名的“八字诀”家训,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这八字让曾家百代不衰。百年以来,曾氏家族,始终保持着勤俭、朴素的家风,曾氏后代勤奋好学,家道昌盛兴旺。

曾国藩用这八个字作为家训,如一剂良方,根治了曾氏一族所有人的懒惰。曾家不光在曾国藩的手里闻名乡里,而且在他死后依旧如故。

曾国藩曾写给次子曾纪鸿的信中说:“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可见,曾国藩恪守的“勤”,不光自己践行,还劝家人也恪守,他希望勤劳就像阳光一样,辐射到每个亲人身上。家族人人勤奋,家道自然兴旺。

达·芬奇曾有言:“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曾记得古训有言“以勤俭持家,其家必胜,人必富之,以富贵持家,其家必败,人必穷之。”

有了勤,可以使穷者变富,可以使富者变奢,一个家庭只要勤快,懂得适当地节俭,日子便不会太差,而一个人只要勤俭,便能有好的生活,好的事业,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