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舜帝象耕鸟耘

8.孝感天地——象耕鸟耘、涌泉跃鲤、卧冰求鲤、哭竹生笋

孝感天地方面最典型的是“象耕鸟耘”的舜了,“二十四孝”中把他排在第一位。其他还有涌泉跃鲤、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等。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虞舜行孝感天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

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舜就是这样,他的父亲想杀害他怕时间,常常找不到他,需要他侍候的时候,他却总是正在身侧。“欲害之,常不得,欲用之,常在侧。”这是舜之所以能成为二十四孝之首的非凡本领,不是一般孝子所能达到的。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成为上古五帝之一。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姜诗妻涌泉跃鲤

《后汉书·列女传》载:东汉姜诗之母好饮江水,妻子庞氏每天到六七里外的江中汲水。有一次因回来晚了,被姜诗赶出家门。庞氏便住在了邻居家,每日纺织买美味让邻居送给婆母吃。婆母深受感动,将她接回家。家中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赤眉军路过姜诗家门,看到这一奇观,认为这是孝行感动了天神,于是留下米肉,掩藏起兵器,悄悄而过。“二十四孝”中把“姜诗妻纺织养姑”的故事叫“涌泉跃鲤”。

西晋王祥的后母朱氏冬天想吃活鲤鱼,王祥便跑到封冻的河面,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冻冰,捉到活鱼。数九寒天,刺骨的寒冰冻得他牙关打战,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忽然,身下的冰块自动裂开了,跳出两条大鲤鱼。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后来,病重的后母又想吃烤黄雀,王祥正要想办法捕捉,有数十只黄雀自动飞到屋里。由于他至诚的孝感动了天地,后母朱氏病重期间,无论想吃什么,他都能搞得到。

说到鲤鱼,当时还有一个与王祥很类似的故事,叫做“杜孝投鱼”。杜孝是巴郡(治今重庆江北)人,在成都服役,早年丧父,母亲一人在家。他知道母亲喜欢吃活鱼,截了一个大竹筒,里面放上两条活鱼,用草封好口,祷告说:“我母必得此鱼。”然后将竹筒投入江中。说来还真巧,杜母到江边提水,见上游漂来一竹筒,捞上来一看,里面有两条活鱼,微笑着说:“此必我儿所寄。”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孟宗哭竹生笋

孟宗“哭竹生笋”是讲,晋代孟宗的母亲年老病重,寒冬想吃鲜竹笋。孟宗无计可得,跑到竹林抱竹哭泣。突然有地裂之声,从地下长出几棵竹笋。孟宗采回,母亲食用之后疾病痊愈。

类似王祥卧冰、孟宗哭竹而孝感天地的故事,后来不乏其例。明朝东阿(今属山东)人师逵,13岁时母亲生病,想吃藤花菜,小小年纪的他跑出城南20里路寻找。等采到藤花菜后,天已经黑了,回来的路上忽然遇到老虎,师逵高声大呼,老虎竟舍他而去。虎口余生的师逵终于让母亲吃上了藤花菜。

9.曾参啮指心痛

儒家既然强调子女应膝下尽孝,可父母一旦遇到重病、大灾大难,在当时没有电报、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的情况下,怎么能通知远处的游子呢?又怎么能让他们迅速地赶回家呢?博大精深的中国孝文化竟然荒唐而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叫做“啮指心痛”。

“啮指心痛”是“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母子连心,山里的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于是,曾参赶紧以礼接待客人。

这个故事似乎已从人们的主观意念上揭示出,人类血缘亲情之间存在一种割不断的心灵感应。曾母啮指发出的信息,就像无线电电波一样告知了儿子。此后,在中国的孝文化风俗中,一直流传着母子连心的传统观念,许多远离父母的游子凭着这种心灵感应而迅速回到父母身边。

《旧唐书·孝友传》载:蒲州安邑人张志宽为里正,一天他向县令请假说:“向(刚才)患心痛,知母有疾。”县令不相信,说是“妖妄之辞”,把他扣押起来,后来派人到他家验看,果然是他母亲病了。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敬彝,父亲任内黄(今属河南)县令而猝死。裴敬彝远在长安,忽然泣涕不食,对人说:“父亲每有疼痛,我就惶恐不安。今日心痛,手脚不能动,肯定有不测之祸。”于是便倍道兼程赶回家。

后来,母子连心、父子天性,互相感应的说法,充斥历代正史“孝子传”的字里行间。“啮指心痛”的说法,遂为世俗社会所强烈认同。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曾参啮指心痛

10.杨香扼虎救父

晋代14岁的少女杨香跟随父亲杨丰到田里干活,不幸遇上了凶猛的老虎。父亲躲闪不及,被老虎一口咬住。如果不去搭救,会眼看着父亲被老虎拖走。当时杨香手无寸铁,却毫不畏惧,一心只想着帮助父亲脱离险境,丝毫也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一下子跳到老虎的背上,用力掐住它的脖子。老虎突然遭到袭击,受到了惊吓,丢下他们,转身逃跑了,杨香的父亲幸免于难。

古代人烟稀少,虎豹豺狼到处都是,打虎救父母的故事史不绝书。

元朝漳州长泰(今属福建)人王初应,至大四年(1311)二月,跟随父亲王义士到刘岭山砍柴,一只老虎从荆棘中跳出,扑向王义士,咬伤了他的右肩。王初应抽镰刀刺中老虎的鼻子,杀死老虎,救出了父亲。

明朝大同广昌(治今河北涞源)人谢定住,年方12岁,家中养的牛走失,母亲抱着弟弟追牛,谢定住赶紧跟上去。突然从路旁跳出一只老虎,扑向母亲,谢定住奋勇上前与老虎搏斗,把老虎赶跑,从母亲怀里抱过弟弟,扶着母亲逃命。老虎又追了上来,张口咬向母亲的脖子,定住再次击跑老虎。刚走了几步,老虎又回头咬住母亲的右脚,定住捡起石头向老虎乱打,老虎只好放开母亲走了。就这样,谢定住一边同老虎搏斗,一边抱着弟弟,保护母亲,最终安全回到家中。

据《明语林》载:明朝廖庭皓的母亲到菜园里摘蔬菜,被老虎叼走,廖庭皓奋起急追,抱住老虎的脖子,老虎拖着母子二人不肯撒口。情急之下的廖庭皓伸手探入虎口,这一招还真管用,老虎放开母亲,负痛而走,母子遂脱离虎口。

以上这些打虎救父母的事例竟然全是弱小童稚,危险之际挺身而出,故事未必全部真实可信,但由对父母率真、淳朴的敬爱引发出奋不顾身的神勇和胆气,实在是令人敬佩。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崔唐氏乳姑不怠

11.郯子“鹿乳奉亲”和唐氏“乳姑不怠”

“年来七十罢耕桑,就暖支羸强下床。”任何人都会走向衰老,都会有疾病的发生,与此相伴随,在饮食上必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需要。在父母病重、年老不能自理时,子女还得亲自喂食。

“二十四孝”中,有两则喂养父母的特例,一则叫郯子“鹿乳奉亲”。郯子是春秋时期郯国的国君,他年老的父母都患有眼疾,思食鹿乳。郯子便披上鹿皮进入深山,混入鹿群中,挤鹿乳回来供养双亲。有一次正当他取乳时,被猎人发现,猎人拿起弓箭就要射。郯子赶紧脱去鹿皮现出原身,并说明了实情,才得幸免。

另一则叫做“乳姑不怠”。说的是唐朝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崔琯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吃不得硬食。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天天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婆婆的身体越老越健康。长孙夫人临终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其后的博陵崔氏子孙,世代昌盛。唐夫人的儿子崔颋,唐德宗时登进士第,官任同州刺史,生了八个儿子,个个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们比作东汉的“荀氏八龙”。长子崔琯,登进士高第,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崔山南”,他遵照长孙夫人的嘱咐,孝敬祖母唐夫人。另一个儿子崔珙,官至宰相。崔珙的弟弟崔璪,官至刑部尚书。弟弟崔玙,任河中节度使。《新唐书·崔珙传》称:“诸崔自咸通(860~874)后有名,历台阁、藩镇者数十人,天下推士族之冠。” 郯子为取鹿乳奉养双亲,不畏风险入深山,唐夫人冲破世俗的偏见,哺育婆母。这说明“二十四孝”褒奖的孝子不仅限于父母最基本的衣食无忧方面,还包括了满足父母的特殊饮食需要。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郭巨为母埋儿

12.陆绩怀橘遗亲与郭巨为母埋儿

子女外出,遇到什么稀罕食品,也应该首先想到父母。东汉陆绩6岁时,到九江(在今江西)拜见割据扬州的后将军袁术,袁术让人拿出橘子招待他。吃着甘甜的橘子,陆绩马上想到了母亲,遂藏到怀里三只橘子。临走时,陆绩弯腰告辞,一不小心橘子掉落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你来别人家做客,怀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为什么?”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想带给母亲吃。”

遇到美食首先想到父母,这应该是子女最起码的本性,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唐朝有个宰相陈叔达,唐高祖李渊赏赐给他一串葡萄,他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却不肯吃。唐高祖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陈叔达回答说:“臣母卧病在床,口渴吃不上葡萄,臣想拿回去给母亲吃。”当时,唐高祖的母亲已不在人世,他甚有同感,含泪悲泣说:“你真幸运啊!还能带东西给母亲吃。”

“肥甘供养孝犹浅”。一个橘子、一串葡萄微不足道,“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叫做“郭巨埋儿”。

南朝梁沈约所著的《宋书·孝义传》载:南朝宋会稽永兴(治今浙江萧山)人郭世道(一作郭世通)家贫,生了儿子后怕无力赡养后母,竟残忍地将儿子活埋。他的这一行为还受到宋文帝的旌表,把他居住的“独枫里”改为“孝行里”。

郭世道埋儿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能因为过于残忍,后来人们又附会上孝感天地赐金的情节。唐初房玄龄主持编修的《晋书·孝友传》就有了“郭巨致锡(赐)金之庆”的说法。

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其他情节与郭世道相同。只是当郭巨夫妻掘坑到三尺深时,挖出一箱金子,上书:“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这样一来,他们的儿子就幸免于死了。

两则孝的故事,一种微不足道,一种惊世骇俗,你赞成哪一种?

有时候,孝心不需要大量的金钱投资和无尽的物质补贴,更不需要扼杀无辜儿子的宝贵生命。父母在乎的正是你那一个小小的橘子、一粒小小的葡萄、一把小小的扇子、一句简短的问候!“孝”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小细节之中。

鲁迅先生在童年看了《二十四孝图》后说:“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孔孟的孝道一贯主张“无以死伤生”,“天地之性人为贵”,因此,郭巨埋儿是残忍的愚孝,它亵渎、扭曲了孔子、孟子孝的基本精神。

「老温说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朱寿昌弃官寻母


13.江革行佣供母,朱寿昌弃官寻母

《后汉书·江革传》载:临淄(今属山东)人江革自幼丧父家贫,和母亲相依为命。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沿途靠采拾野菜、野果充饥。他们一路多次遇到盗贼,可盗贼感念他是孝子,非但不抢他们,还告诉他们逃避兵乱的方法。逃到下邳(治今江苏睢宁),江革已是身无分文,只能靠给人打工供养老母。江革自己光着臂膀,赤着双脚,而母亲所需之物却是一样不缺。东汉建立后,江革和母亲回到乡里。每次外出,母亲经不起牛马车的颠簸,江革就卸下牛马,自己拉车,乡里人称他为“江巨孝”。 “自古家贫出孝子”,江革背负母亲浪迹天涯,备尝艰辛,不离不弃。这种贫寒的孝,没有任何患得患失,江革可以没有任何杂念地做一个专业孝子。

晚清民国有句俗语叫“娶了媳妇忘了娘”。唉!人一旦有了事业、有了家庭、有了子女、有了前程,是否对父母的孝就该没了、淡了呢?

《明史·孝义传》中有个三赴云南,万里寻父的刘谨。《宋史·孝义传》和“二十四孝”中有个弃官寻母的朱寿昌。 朱寿昌是北宋扬州天长(今属安徽)人。父亲朱巽纳妾刘氏后,将怀着朱寿昌的正室休掉。朱寿昌生下后回到父亲身边,从此母子分离五十余年。宋神宗时,朱寿昌官运亨通,通判陕州、荆南,权知岳州、阆州,知广德军(治今安徽广德)。但他始终怀念生母的养育之恩,平日很少喝酒吃肉,一想到母亲就唏嘘流泪。他曾用佛教的“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写佛经,祈求母亲安康。宋神宗熙宁(1068~1077)初,朱寿昌告别家人,弃官寻母。他发誓说:“不见母,吾不反矣。”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寿昌走到同州(治今陕西大荔),与生母相遇,实现了母子团聚的梦想。这时,母亲已七十多岁,朱寿昌也已五十多岁了。

后来,朱寿昌以孝闻名天下,宋神宗命他官复原职,王安石、苏轼等文学家争着挥毫作诗赞美他。苏轼的《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是一篇长诗,其中前四句是: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王安石《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诗云: 彩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尽凄然。

“二十四孝”中不免有一些消极、落后的成分。如把孝道极端化、愚昧化,倡导愚忠、愚孝、残忍的行为;忽略、淹没了子女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有些还充斥着迷信荒诞和夸大不实的情节,等等。然而,它以民众乐于、易于接受的形式,彰显、宣扬尊亲、养亲,奉养、关心父母的孝行精神,让孝覆盖了从皇帝到贫民各个社会阶层,对陶冶人性,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对保持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塑造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发挥了长期的、重要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转变为与父母分居的三口之家的格局。家庭的核心、重心也颠倒了,由“尊长”转换为“尊子孙”了。例如,把子女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替代物,忽略了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放弃自己事业上的追求,甘为子女成材的人梯;对子女超前的、超负荷的精力、财力投入,等等。这同样是让人寒心和深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