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廊砖雕“二十四孝”之刻木事亲、怀橘遗亲、行佣供母

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正所谓: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刻像思亲真情义,木灵兰归诉泪滴。事明决将拙荆弃,亲如在世共相依。

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正所谓: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怀孝小儿心念母,橘藏袖中报乳哺。遗亲情深奇袁术,亲贤博学隐鸿儒。

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正所谓: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行难负母数遇贼,佣丐尚孝感贼退。供母甚丰足下微,母由孝廉脱偞卑。

妙手回廊砖雕“二十四孝”之刻木事亲、怀橘遗亲、行佣供母

妙手回廊砖雕“二十四孝”图片取自沈阳“长安寺”,相传是唐玄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路过沈阳时命“门神”尉迟敬德督建,取名长安寺,寓意“长治久安”,故民间传言“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

“长安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 6号(中街商业城的后身),相传建于唐朝,是沈阳最古老的建筑群。长安寺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长安寺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从寺内碑刻记载曾重修于明永乐七年(1409),尔后天顺二年(1458)、成化二十三年(1487)直至清代曾多次修缮。历史上长安寺的香火曾有过兴旺之时,但到清代晚期已渐颓败,终至断绝,庙宇也渐损没。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由钱行、借贷行等商号捐资重修长安寺。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进行大力重修,经过二年时间已恢复原貌,建立了长安寺文物管理所,于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如果你现在沈阳、或曾在沈阳生活过、或您关心沈阳、想了解沈阳!

请您关注“左右看沈阳”头条号

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沈阳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城市风光和风土民情。。。

让我们一起“左右看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