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舜帝象耕鳥耘

8.孝感天地——象耕鳥耘、湧泉躍鯉、臥冰求鯉、哭竹生筍

孝感天地方面最典型的是“象耕鳥耘”的舜了,“二十四孝”中把他排在第一位。其他還有湧泉躍鯉、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等。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他在五帝時的歷山耕耘種植,在雷澤打漁,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而在這些工作的過程中,由於舜的德行不斷感染他周圍的人,於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會很快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富庶且人民風氣很好的地方。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虞舜行孝感天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嶽(四方諸侯之長)徵詢繼任人選,四嶽就推薦了舜。

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舜就是這樣,他的父親想殺害他怕時間,常常找不到他,需要他侍候的時候,他卻總是正在身側。“欲害之,常不得,欲用之,常在側。”這是舜之所以能成為二十四孝之首的非凡本領,不是一般孝子所能達到的。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鍊。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雖然惡名昭彰,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經過多方考驗,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選擇吉日,舉行大典,堯立舜為繼承人。成為上古五帝之一。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姜詩妻湧泉躍鯉

《後漢書·列女傳》載:東漢姜詩之母好飲江水,妻子龐氏每天到六七里外的江中汲水。有一次因回來晚了,被姜詩趕出家門。龐氏便住在了鄰居家,每日紡織買美味讓鄰居送給婆母吃。婆母深受感動,將她接回家。家中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赤眉軍路過姜詩家門,看到這一奇觀,認為這是孝行感動了天神,於是留下米肉,掩藏起兵器,悄悄而過。“二十四孝”中把“姜詩妻紡織養姑”的故事叫“湧泉躍鯉”。

西晉王祥的後母朱氏冬天想吃活鯉魚,王祥便跑到封凍的河面,脫掉衣服,臥在冰上,希望能用自己的體溫化開凍冰,捉到活魚。數九寒天,刺骨的寒冰凍得他牙關打戰,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忽然,身下的冰塊自動裂開了,跳出兩條大鯉魚。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魚湯給後母吃。後來,病重的後母又想吃烤黃雀,王祥正要想辦法捕捉,有數十隻黃雀自動飛到屋裡。由於他至誠的孝感動了天地,後母朱氏病重期間,無論想吃什麼,他都能搞得到。

說到鯉魚,當時還有一個與王祥很類似的故事,叫做“杜孝投魚”。杜孝是巴郡(治今重慶江北)人,在成都服役,早年喪父,母親一人在家。他知道母親喜歡吃活魚,截了一個大竹筒,裡面放上兩條活魚,用草封好口,禱告說:“我母必得此魚。”然後將竹筒投入江中。說來還真巧,杜母到江邊提水,見上游漂來一竹筒,撈上來一看,裡面有兩條活魚,微笑著說:“此必我兒所寄。”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孟宗哭竹生筍

孟宗“哭竹生筍”是講,晉代孟宗的母親年老病重,寒冬想吃鮮竹筍。孟宗無計可得,跑到竹林抱竹哭泣。突然有地裂之聲,從地下長出幾棵竹筍。孟宗採回,母親食用之後疾病痊癒。

類似王祥臥冰、孟宗哭竹而孝感天地的故事,後來不乏其例。明朝東阿(今屬山東)人師逵,13歲時母親生病,想吃藤花菜,小小年紀的他跑出城南20里路尋找。等採到藤花菜後,天已經黑了,回來的路上忽然遇到老虎,師逵高聲大呼,老虎竟舍他而去。虎口餘生的師逵終於讓母親吃上了藤花菜。

9.曾參齧指心痛

儒家既然強調子女應膝下盡孝,可父母一旦遇到重病、大災大難,在當時沒有電報、電話、手機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的情況下,怎麼能通知遠處的遊子呢?又怎麼能讓他們迅速地趕回家呢?博大精深的中國孝文化竟然荒唐而合理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叫做“齧指心痛”。

“齧指心痛”是“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說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忽然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母子連心,山裡的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是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於是,曾參趕緊以禮接待客人。

這個故事似乎已從人們的主觀意念上揭示出,人類血緣親情之間存在一種割不斷的心靈感應。曾母齧指發出的信息,就像無線電電波一樣告知了兒子。此後,在中國的孝文化風俗中,一直流傳著母子連心的傳統觀念,許多遠離父母的遊子憑著這種心靈感應而迅速回到父母身邊。

《舊唐書·孝友傳》載:蒲州安邑人張志寬為里正,一天他向縣令請假說:“向(剛才)患心痛,知母有疾。”縣令不相信,說是“妖妄之辭”,把他扣押起來,後來派人到他家驗看,果然是他母親病了。

絳州聞喜(今屬山西)人裴敬彝,父親任內黃(今屬河南)縣令而猝死。裴敬彝遠在長安,忽然泣涕不食,對人說:“父親每有疼痛,我就惶恐不安。今日心痛,手腳不能動,肯定有不測之禍。”於是便倍道兼程趕回家。

後來,母子連心、父子天性,互相感應的說法,充斥歷代正史“孝子傳”的字裡行間。“齧指心痛”的說法,遂為世俗社會所強烈認同。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曾參齧指心痛

10.楊香扼虎救父

晉代14歲的少女楊香跟隨父親楊豐到田裡幹活,不幸遇上了兇猛的老虎。父親躲閃不及,被老虎一口咬住。如果不去搭救,會眼看著父親被老虎拖走。當時楊香手無寸鐵,卻毫不畏懼,一心只想著幫助父親脫離險境,絲毫也沒有考慮自身的安危,一下子跳到老虎的背上,用力掐住它的脖子。老虎突然遭到襲擊,受到了驚嚇,丟下他們,轉身逃跑了,楊香的父親倖免於難。

古代人煙稀少,虎豹豺狼到處都是,打虎救父母的故事史不絕書。

元朝漳州長泰(今屬福建)人王初應,至大四年(1311)二月,跟隨父親王義士到劉嶺山砍柴,一隻老虎從荊棘中跳出,撲向王義士,咬傷了他的右肩。王初應抽鐮刀刺中老虎的鼻子,殺死老虎,救出了父親。

明朝大同廣昌(治今河北淶源)人謝定住,年方12歲,家中養的牛走失,母親抱著弟弟追牛,謝定住趕緊跟上去。突然從路旁跳出一隻老虎,撲向母親,謝定住奮勇上前與老虎搏鬥,把老虎趕跑,從母親懷裡抱過弟弟,扶著母親逃命。老虎又追了上來,張口咬向母親的脖子,定住再次擊跑老虎。剛走了幾步,老虎又回頭咬住母親的右腳,定住撿起石頭向老虎亂打,老虎只好放開母親走了。就這樣,謝定住一邊同老虎搏鬥,一邊抱著弟弟,保護母親,最終安全回到家中。

據《明語林》載:明朝廖庭皓的母親到菜園裡摘蔬菜,被老虎叼走,廖庭皓奮起急追,抱住老虎的脖子,老虎拖著母子二人不肯撒口。情急之下的廖庭皓伸手探入虎口,這一招還真管用,老虎放開母親,負痛而走,母子遂脫離虎口。

以上這些打虎救父母的事例竟然全是弱小童稚,危險之際挺身而出,故事未必全部真實可信,但由對父母率真、淳樸的敬愛引發出奮不顧身的神勇和膽氣,實在是令人敬佩。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崔唐氏乳姑不怠

11.郯子“鹿乳奉親”和唐氏“乳姑不怠”

“年來七十罷耕桑,就暖支羸強下床。”任何人都會走向衰老,都會有疾病的發生,與此相伴隨,在飲食上必然會出現一些特殊的需要。在父母病重、年老不能自理時,子女還得親自餵食。

“二十四孝”中,有兩則餵養父母的特例,一則叫郯子“鹿乳奉親”。郯子是春秋時期郯國的國君,他年老的父母都患有眼疾,思食鹿乳。郯子便披上鹿皮進入深山,混入鹿群中,擠鹿乳回來供養雙親。有一次正當他取乳時,被獵人發現,獵人拿起弓箭就要射。郯子趕緊脫去鹿皮現出原身,並說明了實情,才得幸免。

另一則叫做“乳姑不怠”。說的是唐朝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崔琯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吃不得硬食。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天天上堂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如此數年,婆婆的身體越老越健康。長孫夫人臨終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

其後的博陵崔氏子孫,世代昌盛。唐夫人的兒子崔頲,唐德宗時登進士第,官任同州刺史,生了八個兒子,個個才華橫溢,時人把他們比作東漢的“荀氏八龍”。長子崔琯,登進士高第,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崔山南”,他遵照長孫夫人的囑咐,孝敬祖母唐夫人。另一個兒子崔珙,官至宰相。崔珙的弟弟崔璪,官至刑部尚書。弟弟崔璵,任河中節度使。《新唐書·崔珙傳》稱:“諸崔自鹹通(860~874)後有名,歷臺閣、藩鎮者數十人,天下推士族之冠。” 郯子為取鹿乳奉養雙親,不畏風險入深山,唐夫人衝破世俗的偏見,哺育婆母。這說明“二十四孝”褒獎的孝子不僅限於父母最基本的衣食無憂方面,還包括了滿足父母的特殊飲食需要。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郭巨為母埋兒

12.陸績懷橘遺親與郭巨為母埋兒

子女外出,遇到什麼稀罕食品,也應該首先想到父母。東漢陸績6歲時,到九江(在今江西)拜見割據揚州的後將軍袁術,袁術讓人拿出橘子招待他。吃著甘甜的橘子,陸績馬上想到了母親,遂藏到懷裡三隻橘子。臨走時,陸績彎腰告辭,一不小心橘子掉落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你來別人家做客,懷裡藏了主人的橘子,為什麼?”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想帶給母親吃。”

遇到美食首先想到父母,這應該是子女最起碼的本性,這種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唐朝有個宰相陳叔達,唐高祖李淵賞賜給他一串葡萄,他拿在手裡左看右看卻不肯吃。唐高祖感到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陳叔達回答說:“臣母臥病在床,口渴吃不上葡萄,臣想拿回去給母親吃。”當時,唐高祖的母親已不在人世,他甚有同感,含淚悲泣說:“你真幸運啊!還能帶東西給母親吃。”

“肥甘供養孝猶淺”。一個橘子、一串葡萄微不足道,“二十四孝”中還有一個驚世駭俗的故事,叫做“郭巨埋兒”。

南朝梁沈約所著的《宋書·孝義傳》載:南朝宋會稽永興(治今浙江蕭山)人郭世道(一作郭世通)家貧,生了兒子後怕無力贍養後母,竟殘忍地將兒子活埋。他的這一行為還受到宋文帝的旌表,把他居住的“獨楓裡”改為“孝行裡”。

郭世道埋兒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可能因為過於殘忍,後來人們又附會上孝感天地賜金的情節。唐初房玄齡主持編修的《晉書·孝友傳》就有了“郭巨致錫(賜)金之慶”的說法。

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兒,其他情節與郭世道相同。只是當郭巨夫妻掘坑到三尺深時,挖出一箱金子,上書:“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這樣一來,他們的兒子就倖免於死了。

兩則孝的故事,一種微不足道,一種驚世駭俗,你贊成哪一種?

有時候,孝心不需要大量的金錢投資和無盡的物質補貼,更不需要扼殺無辜兒子的寶貴生命。父母在乎的正是你那一個小小的橘子、一粒小小的葡萄、一把小小的扇子、一句簡短的問候!“孝”就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小細節之中。

魯迅先生在童年看了《二十四孝圖》後說:“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麼,該埋的不正是我麼?”孔孟的孝道一貫主張“無以死傷生”,“天地之性人為貴”,因此,郭巨埋兒是殘忍的愚孝,它褻瀆、扭曲了孔子、孟子孝的基本精神。

「老溫說事」孝文化之十:孝子楷模之二十四孝(二)

朱壽昌棄官尋母


13.江革行佣供母,朱壽昌棄官尋母

《後漢書·江革傳》載:臨淄(今屬山東)人江革自幼喪父家貧,和母親相依為命。王莽末年天下大亂,江革揹著母親逃難,沿途靠採拾野菜、野果充飢。他們一路多次遇到盜賊,可盜賊感念他是孝子,非但不搶他們,還告訴他們逃避兵亂的方法。逃到下邳(治今江蘇睢寧),江革已是身無分文,只能靠給人打工供養老母。江革自己光著臂膀,赤著雙腳,而母親所需之物卻是一樣不缺。東漢建立後,江革和母親回到鄉里。每次外出,母親經不起牛馬車的顛簸,江革就卸下牛馬,自己拉車,鄉里人稱他為“江巨孝”。 “自古家貧出孝子”,江革揹負母親浪跡天涯,備嘗艱辛,不離不棄。這種貧寒的孝,沒有任何患得患失,江革可以沒有任何雜念地做一個專業孝子。

晚清民國有句俗語叫“娶了媳婦忘了娘”。唉!人一旦有了事業、有了家庭、有了子女、有了前程,是否對父母的孝就該沒了、淡了呢?

《明史·孝義傳》中有個三赴雲南,萬里尋父的劉謹。《宋史·孝義傳》和“二十四孝”中有個棄官尋母的朱壽昌。 朱壽昌是北宋揚州天長(今屬安徽)人。父親朱巽納妾劉氏後,將懷著朱壽昌的正室休掉。朱壽昌生下後回到父親身邊,從此母子分離五十餘年。宋神宗時,朱壽昌官運亨通,通判陝州、荊南,權知嶽州、閬州,知廣德軍(治今安徽廣德)。但他始終懷念生母的養育之恩,平日很少喝酒吃肉,一想到母親就唏噓流淚。他曾用佛教的“浮屠法”灼背燒頂,刺血書寫佛經,祈求母親安康。宋神宗熙寧(1068~1077)初,朱壽昌告別家人,棄官尋母。他發誓說:“不見母,吾不反矣。”功夫不負有心人,朱壽昌走到同州(治今陝西大荔),與生母相遇,實現了母子團聚的夢想。這時,母親已七十多歲,朱壽昌也已五十多歲了。

後來,朱壽昌以孝聞名天下,宋神宗命他官復原職,王安石、蘇軾等文學家爭著揮毫作詩讚美他。蘇軾的《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寫經求之五十年》是一篇長詩,其中前四句是: 嗟君七歲知念母,憐君壯大心愈苦。 羨君臨老得相逢,喜極無言淚如雨。 王安石《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東歸》詩云: 綵衣東笑上歸船,萊氏歡娛在晚年。 嗟我白頭生意盡,看君今日盡悽然。

“二十四孝”中不免有一些消極、落後的成分。如把孝道極端化、愚昧化,倡導愚忠、愚孝、殘忍的行為;忽略、淹沒了子女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有些還充斥著迷信荒誕和誇大不實的情節,等等。然而,它以民眾樂於、易於接受的形式,彰顯、宣揚尊親、養親,奉養、關心父母的孝行精神,讓孝覆蓋了從皇帝到貧民各個社會階層,對陶冶人性,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對保持家庭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塑造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發揮了長期的、重要的作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家庭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漸轉變為與父母分居的三口之家的格局。家庭的核心、重心也顛倒了,由“尊長”轉換為“尊子孫”了。例如,把子女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的替代物,忽略了自身價值的充分實現,放棄自己事業上的追求,甘為子女成材的人梯;對子女超前的、超負荷的精力、財力投入,等等。這同樣是讓人寒心和深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