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幻莫測的股市投資中,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常常被掛在嘴邊,似乎成了給醉生夢死,極樂極苦尋找理由的說辭,為了平衡和緩解內心對於市場的不確定性的焦慮。對於什麼是好的公司,好像是觀點比較統一,那就是能賺錢的,而且是能夠持續賺錢,而且還是可以輕鬆持續賺錢的公司,但是哪些公司符合這樣的條件似乎又會各執一詞,不然巴菲特也不能被封神。
對公司的價值評判如此,對人呢?人不應該也需要去掂一掂斤兩,約一約輕重嘛?
政治正確地講,人不能被評價,不能被分類,人是無價的,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嘛??
想一想我們上學考試叫做學業能力評估;爸媽總會在你耳邊跟你嘮叨別人家的孩子;參加工作按能力分崗,按勞分配,我們叫做人力資源;各種績效,評比,業績,成績;找媳婦找婆家要講究門當戶對;自己努力不如拼爹;老婆嫌棄你不夠努力,賺錢不夠;老公嫌棄你顏老色衰,肚腩越來越大;甚至城市都在爭搶人才,清理低端人口。
我們不斷地在被評價著,在被衡量著價值。現實如此,無可奈何,每個尋求無條件愛的孩子都學會了自己愛自己。但我們還是要繼續追問下去,衡量人價值的標準是什麼呢?出身?美貌還是財富?學識還是智力?我們能夠賺錢的能力還是我們為社會做出的奉獻?
即使我們時時刻刻不再被評估著,但是這個標準也會一直在變,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時間裡,可能被一個或者多個標準像一個條條框框,把我們框在裡面。年輕人成功需要月薪過萬,工作穩定,門當戶對,儘早兒女雙全,等等。。。有些標準已經不是誰告訴你的,或者你已經忘記了,已經內化到我們的內心裡了,我們似乎都不知道我們被塑造,被評估影響了。
每當我們被評估一次,我們就失去了一次自我。如果我們只有被告訴應該去做什麼的時候,我們什麼也做不了。當你需要被定義是什麼樣子的時候,那我們什麼也成為不了什麼。如果我們需要被告訴什麼事情應該開心,什麼應該悲傷的時候,我們則面無表情。因為沒有什麼可以時時刻刻,事無鉅細告訴你該如何去做,如果我們不能給自己輸入程序,讓我們自由活動,那我們時刻面臨著無法執行的任務。
自我意識是我們處理紛繁複雜世界的工具。
逃不脫的牢籠,那就用勇氣去面對吧。我們既然無法避免被衡量,被評估,我們還在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裡,那就去擁抱它吧,它並不可怕,也許有點可惡,但它並不真的想傷害我們,它也許也只是無意的。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自我意識足夠強大,可以反過來影響環境,至少可以改變我們應對他們的態度。我們要相信我們不會束手就擒,當老闆要因為你的業績和能力扣你工資的時候,你仍然可以與之爭辯。當受到不公平對待,社會仍然有保護弱勢群體的義務,我們要學會抗爭。
瞭解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實,不應該給我們自怨自艾的理由,不要成為我們甘願做鹹魚的藉口,敢於面對,知恥而後勇,激發自我的獨立思考,獲得繼續抗爭的勇氣,更應該是我們要去做的。即便有一天讓你意識到了自我在別人的評價中喪失殆盡,也沒有關係,重整旗鼓,我們還有時間,還不晚。也許你會氣憤,也許你會抑鬱,但這些都會過去,生活是美好的,並不因為它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而是讓我們感受到悲歡離苦,酸甜苦辣,因為它讓我們品嚐到更為複雜的味道。
衡量我們價值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給自己的標準可以參照社會需要,他人的評價,我們現實情況,但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那就是我們單位時間內感受到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