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做好過苦日子準備!未來3年,這兩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

如果問你,過去十多年,最理想的投資品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兩個字:買房。相關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9年,全國平均房價水平從3500多元上漲到9300多元,具體到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更明顯。顯而易見,買房不僅可以跑贏通脹,還可以穩賺不賠。同時,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房子還可以給大家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正是基於這些原因,這些年國人對買房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如今70%的財富都集中在房子上面。

但是,最近兩三年,房地產風向開始發生了轉變。‍‍

1、國家加強了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從“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目標,到今年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再到多地紛紛升級限價、限購、限售等調控手段,這意味著未來房價上漲的限制性因素越來越多,投資房產已經不再保險。

2、國家明確提出了“經濟內循環”,而內循環的重點就是發揮居民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試想,如果大家把掙的錢都拿去買房子,還房貸了,還拿什麼去消費?所以,內循環的提出意味著接下來房價上漲的空間和概率將會大大降低,房地產的投資價值也將變相走低。

3、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少行業大佬似乎早已嗅到了樓市的“危機感”,除了李嘉誠、潘石屹、王健林等紛紛撤離房地產以外,近幾年恆大、碧桂園、萬科、綠地等品牌房企也早已開始佈局新的行業,比如現代農業、汽車製造等等,行業轉型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專家:做好過苦日子準備!未來3年,這兩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


同時, 2020年,也改變了很多購房者對於買房的看法。

眾所周知,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在停工停產和居家生活的那段日子裡,不少人突然間沒有了經濟來源,結果不僅一家人吃吃喝喝全要靠平日裡的積蓄和存款,而且不少人還要面臨車貸、房貸所帶來的壓力。當時,筆者一個朋友就專門打電話借錢還車貸和房貸,還感慨只出不進的日子,讓人沒有安全感。

除了有房一族外,對於準備買房的人來說,態度也發生了不小的轉變,不少人逐漸意識到當意外來臨的時候,房子、財富都是身外之外,並非生活的全部,所以對於買房這件事開始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起來。根據相關機構統計,今年有近70%的購房者推遲了買房計劃。

總之,現階段,國家轉變了對房地產行業的態度,房地產調控暫時依然看不到鬆綁的跡象;開發商有的正在撤離,有的正在轉型,開始謀求多元化運營;購房者也轉變了買房態度,房價預期出現扭轉,變得更加理性和淡定。一句話概括,時過境遷,眼下的房子已經不再是“香餑餑”了,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地產的投資價值似乎正在失去光環。

專家:做好過苦日子準備!未來3年,這兩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


專家坦言,接下來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截至目前,雖然疫情已經被控制住,但不可否認,國外疫情依然蔓延,所以不可掉以輕心。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當前的國際大環境比較複雜,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小的挑戰,而且未來還可能會出現其他的不確定性因素。面對這種局面,不少業內人士坦言道,接下來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就曾表示,可能會持續3年左右的時間。

其實,早在今年5月,國家就確定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任務,同時表示今年不再設定GDP的增長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還明確要求各地要帶頭過苦日子、緊日子。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國內外大環境下,未來3年,這兩樣東西要比房子更可靠,更能給大家帶來安全感,更加“珍貴”。

專家:做好過苦日子準備!未來3年,這兩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


現金

如今的房地產正在迴歸平穩,加之各種調控組合拳仍密集出臺,房產的流動性已經大大降低,一旦入手,很可能三年五年都動彈不得,尤其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想要將手裡的房子轉手變現根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退一步來說,即使能夠轉手變現,過去半年的經驗已經充分證明,也要採取割肉賣房的方式。

對於房子這樣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大宗商品而言,只有賣掉才是錢,否則真的只是一堆鋼筋水泥而已。因此,筆者建議,接下來三年,不管有沒有買房計劃,手裡都應該準備好充足的現金,只要這樣,當苦日子來臨時,才能夠從容應對,心裡才會更有安全感,否則只能是捉襟見肘。

健康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幾乎每一天,都在為了更多的票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而忙碌和奔波。當意外來臨時,或許才突然明白,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即使賣掉了房子,也不一定能挽回健康,即使擁有再多財富,一切也都是浮雲而已。因此,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無論有多麼忙碌,都要多多關注自己的身體,比如健康飲食、規律生活、不要熬夜、適度鍛鍊等等。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時時關注自己的健康,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