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刺馬案”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懸案之一,也被稱為晚清四大疑案之首。作為歷史事件,“刺馬案”可謂是家喻戶曉,更是成為了民間熱門創作的藝術題材。

2007年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就取材於“刺馬案”,波瀾壯闊的場面和入木三分的表演再一次將我們帶入到這場波譎雲詭的疑案之中。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1868年5月26日,閩浙總督馬新貽被慈禧召入紫禁城養心殿,進行了一次深談。也正是因為這一次談話,徹底改變了馬新貽的命運。

2個月後,一道上諭從紫禁城傳出,以最快的速度馳送南京。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兩江總督由馬新貽調補。

兩年後的7月26日,兩江總督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先行由箭道返回督署的路上。忽然,有人從人群中竄出,大喊“大帥伸冤”。

馬新貽隨即停了下來,準備詢問來人有何冤情。正在此時,意外突然發生了,等到侍衛們匆忙反應過來,奪下刺客手中的短刀時,馬新貽已經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次日中午,這位僅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便一命嗚呼了。

刺客被擒,照理來說馬新貽遇刺案查個水落石出並非難事。然而,朝廷一再督促徹查此案,慈禧甚至欽點漕運總督張之萬赴江寧會審。

五個月過去了,除了一份令人疑竇叢生的奏摺外,案件本身依舊是迷霧重重。

此時的慈禧再也坐不住了,兩江總督死的不明不白,有傷國體。更為重要的是馬新貽是她親自選派去兩江的心腹,此事如果不徹查到底,其餘官員也勢必會心存顧慮,不會效命於自己。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深思熟慮之後,慈禧決定派刑部尚書鄭敦謹作為欽差大臣赴江寧再次會審“刺馬案”。

鄭敦謹抵達江寧當日,不顧旅途疲勞,火速召集南京官員進行詢問。與此同時,和他一起詢問的還有一位舉足輕重的官員,這個人就是馬新貽被刺後,重新接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

通過對當地官員進行詢問,鄭敦謹發現這些官員對於案情言辭閃爍,前文不搭後語。於是,鄭敦謹便把目光投向了比他早來一步的漕運總督張之萬,希望從他那邊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在此之前,張之萬便擬出一份結案報告,陳述了刺客張汶祥和馬新貽之間的恩怨。根據報告中記載,張汶祥之所以要殺馬新貽完全是因為兩者之間的個人恩怨,並沒有外人參與進來。

面對鄭敦謹的詢問,不料張之萬竟說自己的審案結果與曾國藩一致。曾國藩的回答同樣也是避重就輕,最終只是說出,張汶祥一味迴避,無法詢問出真實動機。

面對眾官員互相推脫,鄭敦謹深感此案背後必有隱情。與此同時,同為審判之一的曾國藩卻毫無回應,彷彿置身事外。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正當審訊僵持不下,毫無進展之時。馬新貽的兒子馬毓楨找到鄭敦謹,道出了實情。

原來馬新貽在彌留之際一再交待家人不可進京告狀,一定要忍氣吞聲,方能自保。

為何馬新貽會在臨死前一再叮囑家人放棄追查兇手,甚至在遺書中對懇求朝廷追查兇手一事隻字未提呢?

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馬新貽對於刺殺背後的主謀心知肚明。如果這個假設成立,能夠讓馬新貽如此懼怕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幕後主謀是一個在馬新貽看來強大到不可能打倒的對手。

那麼能夠讓這位深受慈禧信賴的封疆大吏如此恐懼的,又會是誰呢?

四年前,湘軍攻陷了南京,歷時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湘軍的創建者,兩江總督曾國藩一躍成為挽救大清帝國的英雄人物。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曾國藩始終對朝廷表達忠貞不二的態度,但執掌大權的慈禧太后,面對駐紮在長江流域的三十萬大軍卻不能裝作無動於衷。

1868年7月27日,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兩江總督由馬新貽接替。表面上看,曾國藩高升了,但是兩江是曾國藩的大本營,更是全國的經濟中心。

這道明升暗降的旨意讓兩江地區騷動起來,自太平天國被平定後,江寧便有了一個新的稱號,那就是“湘半城”。

“湘半城”就是說江寧城中有一半人屬於湘軍系統,將湘軍創辦人曾國藩調離兩江,同時任命與湘軍毫無淵源的馬新貽接替,城內上下對此非議頗多。

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甚至以一句“馬新貽威望過輕,長江從此多故”來形容兩江總督的危險處境。

正如李鴻章所說的那樣,馬新貽來到兩江後發現自己面臨的處境比想象的更加嚴峻。此時湘軍雖然已經解散,但是兩江仍然充斥著曾國藩的勢力,長江水師更是以湘軍為班底組建而成。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生性好強的馬新貽決定採用強有力的手段來對付湘軍,為此他一方面裁撤湘軍,整頓湘軍,另一方面他給予李鴻章的淮軍很多經濟上的支持,從而牽制打壓湘軍。

對此,湘軍對馬新貽是恨之入骨,對他暗藏殺心的人也不在少數。

因為觸犯湘軍利益,引來殺機,似乎也極為可能。也許馬新貽已然明瞭刺殺自己的幕後元兇就是來自於湘軍。

面對這個樹大根深,難以撼動的利益集團,馬新貽才會如此心灰意冷,在遺書中絕口不提追查兇手之事,甚至要家人忍氣吞聲,以求自保。

兩江總督被刺身亡,家人忍氣吞聲,“刺馬案”背後又有何隱情?

本文由詫寂說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