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日本,正走向經濟崩潰的邊緣?

(本文寫於3月9日)

今天一上午,

日經指數狂瀉1200點,跌破20000點大關,創了一年多來的新低。好一條大陰線,就這樣輕鬆地擊穿了橫在投資者心中的安全防線。


表面上看,這次暴跌是受週末美股重挫、原油期貨大幅跳空等外圍因素連累。但也不得不提疫情的影響。別忘了,支撐日本經濟的製造巨頭大多把生產放在中國。因為疫情的防控,造成了大面積停產、減產——據市場智庫統計,過去幾個月製造業上市公司的預期業績總減值超過1兆億(約670億人民幣)。所以說:中國的製造業剛打個噴嚏,日本的上市公司立刻重感冒!

禍不單行。也是今天早上,日元兌美元匯率暴漲至103.5左右。同時,日元兌人民幣也應聲上漲。可能對於我們這些賺日元的中國人來說是好消息,因為換算成人民幣的話,相當於漲工資了。但是也意味著去日本旅遊的話,變得更貴了——如果你用1萬元人民幣在今天換成日元的話,與兩週前的匯率相比,竟會少換足足1萬日元。

日元升值對島國整體經濟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安倍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大招就是適度放水,提高通貨膨脹率,讓日元貶值,拉動出口,振興旅遊業。但從國際環境來看,一旦到了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時候(比如現在),大舉收購日元作為避險資金為一貫的國際常規操作,於是,日元的暴漲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

每當在最需要貶值的時候,日元總是事與願違地升值。這種無奈的現實,給日本產業復甦的前景又增添了一層厚厚的迷霧。一旦走上這種下降通道,很有可能“失去的20年”會變成“30年”、“40年”。

在這種內憂外患之際,只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本人已經在上週及時出貨清倉,躲過了這次大跌。如果您問什麼時候是最佳的抄底時機,那麼我會說:“客官,且慢!”

今天日本內閣府發表了去年第4季度的GDP增長率最終修正值,為-7.1%(看清楚,是負的),雖然有10月1日消費稅上調的影響,但值得警醒的是,在疫情還沒有開始時,島國的經濟衰退已經這樣糟糕。可想而知,今年第一季度將是多麼慘淡!

如果說到抄底的時機,我們還需要等待兩個信號,一個是企業出手回購股票自救股價(日本上市公司的常規操作),另一個就是日本國家隊騰出手來,拔刀相助。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

祈禱奧運會能如期召開,只有這樣,才能重新振作投資者的信心。到時候,請記得以博爾特衝刺的速度進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