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文学家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最终官至宰相,文入“唐宋八大家”,去世后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实乃一代俊杰、千古奇才。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与胞兄苏轼情意甚笃,各有《水调歌头》咏月词唱和,在史上传为美谈。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今属山东诸城)任职,而苏辙在齐州(今属山东济南)当官,兄弟二人已经七年没有团聚。当年中秋佳节,苏轼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大醉,仍然惦记苏辙,于是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表达自己对胞弟的思念。这首词成为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秋望月怀人的巅峰之作,也是咏月诗词中的千古名篇。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不朽的咏月名句。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从密州调往徐州(今属江苏),而苏辙则改任著作佐郎,又随南京留守张方平任签书应天府判官。兄弟二人在澶州(今属河南濮阳)和濮州(今属山东鄄城)之间得以相遇,苏辙便陪同苏轼前往徐州。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百余日,兄弟共度一段美好时光。这年中秋时节,二人泛舟赏月,欣然诗词唱和。为了酬答苏轼一年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辙写下《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全词如下: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词牌“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花犯念奴”等。以北宋词人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95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95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95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等变体。

苏辙这首《水调歌头》词,是典型的兄唱弟随、手足互敬的回赠之作。主要描写苏辙与胞兄久别重逢的激动之情和继而又将分别的难舍之情,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

词的上片,写的是对短暂相聚的珍惜珍重,对手足之情的珍爱珍贵:“分别一次多久?已过七个中秋。去年今天东武,望着明月发愁。想到彭城山下,古汴河上泛舟,传来凉州曲调。有人鼓吹助兴,惊起汀上鸿雁。”词中“同泛清河古汴”本来应该是欢乐欢快和兴致兴奋的;然而“船上载凉州”却显露出悲凉悲戚。因为《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曲调悲哀悲怆,有一种慷慨决别之意。“鼓吹助清赏”让人高兴高昂和激奋激扬;而“鸿雁起汀洲”又让人引发大雁南归的怅惘怅然。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下片,展现苏辙的内心世界,抒发苏辙的人生感慨:“宴席之中客人,翠鸟羽毛披风,紫绮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向西沉去,不肯为人留下。今晚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出发,独自宿在驿站,明月离愁依旧。就像王粲那样,不得返回故乡,只能登楼相望。”词中“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感叹人虽有情、手足深情,但却明月无情、规律无情。“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是因为中秋过后,苏辙就要赶赴南都(今属河南淮阳),聚后又得分手。今后即便每一个夜晚都是明月当头,那也依旧是照耀照亮两地的别愁别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引用王粲的典故。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滞留荆州12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郁然中登楼北眺家乡,写出怀国怀乡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的《登楼赋》。苏辙在此借王粲典故而忧而愁而感,忧宦海之茫然,愁前途之未卜,感触人生离别之无奈,感悟人生规律之必然,真令读者动心动容。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笔者体会,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确实已经成为中秋咏月词的巅峰之作,但是,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也有其独到韵致、独特韵味、独创韵律。可以说,苏轼苏辙的《水调歌头》是双璧生辉、千秋并存。恰如当代伟人朱德对“三苏”的赞语所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三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