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希望什么"长久"?难倒众高手

苏轼与弟弟苏辙,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堪称凤毛麟角的一对模范兄弟。他们才华横溢,同科进士,同入唐宋八大家;他们亦师亦友、互为知己,同进退,共荣辱;他们相亲相爱相知相念,兄弟情深,世所罕见。这一对苏家兄弟,就是对孝悌文化之"悌"的最佳诠释。

苏轼旷达洒脱、不拘小节,苏辙矜重内敛、性情沉稳,二人形成互补,常常以互诉忠告或饮酒唱和的方式促进感情。然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请外放,来到密州任令。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清辉如水,算起来已与弟弟苏辙整整七年未见,苏轼抻纸调墨,写下了千古第一中秋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小序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于是,所有人都清楚了这是苏轼的思弟之作,虽然其间还穿插着苏轼对离合悲欢以及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但我们在读它时,总忘不了苏辙的影子。那么问题来了,在词尾苏轼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长久"是指什么?苏轼希望什么能够长长久久?

其实,这是一道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出题者本着"熟悉的陌生题"的原则,就找那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出题,谁都能倒背如流,谁都耳熟能详,但一遇到某个具体的细节就一下子懵了。比如此处"但愿人长久",共给出三个选项:

A、亲情长久 B、友情长久 C、寿命长久

如果让小解来做,很可能就选A了,毕竟出于最直接的考量,哥哥给弟弟的祝福语,那应该是"友谊地久天长"这种话了,但说友情不太合适,那就只好选亲情长久了。或许当时诗词大会的高手们也是这样考虑的,因此在百人团中答错者竟高达91人,差点被团灭,这真是破了记录了。

正确答案应该是"寿命长久",这有点令人不好理解。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时年苏轼39岁,苏辙37岁,二人正值建功立业的壮年,正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年纪,苏轼为何要劝弟弟保重身体,并祈祷健康长寿呢?这是不是有点着急了?其实不然,我们之所以存在这些疑问,是因为还没有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审视透彻。

小解共总结了三大背景。第一,前文说到,两兄弟七年未见,这七年中可能发生的变故太多了,苏轼自然不清楚弟弟是否还像从前那般稳健,是否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所以虽然年纪还都不算大,但阔别多年之后最迫切也最现实的心愿不是歌颂亲情永固,而是祈愿对方身体安康。

第二点,熙宁九年,两兄弟的日子都不好过。苏轼是由于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意见,因此自请离京,算是一种变相的贬黜;苏辙则是在熙宁二年就被贬出京,辗转去往各地为官。也就是说,这时期二人都在仕途流浪,都处于事业的低谷。所以在面对精神压力的同时,苏轼自然是要弟弟保重身体了。

第三点,祈求身体安康是古人乃至今人都亘古不变的心愿,苏轼希望家人健康,这无可厚非。综上理解,答案为C更为合理。不过,也有人采用直观手法,指出但愿"人"长久,人不就引申为身体吗?好像也有道理,但从诗意本身以及创作背景上理解,更能品出个中况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