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學習這八個方法,讓你的工作效率提高十倍

世界上的人大多分為兩種:一種人能把事情辦得妥妥帖帖,另外一種人做事永遠拖泥帶水,不盡人意。時間不設價格,價值卻連城,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應付各式各樣的事情和任務。終日忙碌,並不代表能工作高效。花10分鐘瞭解一下這些提高效率的方法吧,學起來之後你會受益匪淺。

1.學會區分“緊急”和“重要”事項

一件今天緊急的工作,或許到了明天就不重要了。你應該知道,哪些是緊急工作,需要馬上著手;哪些工作儘管重要,但還可以順延至明天處理。為自己制定區分事項優先級的原則。

讓別人留個口信,或者明天才回郵件,這都不是什麼要緊的事,重要的是讓自己集中在真正的緊急工作上。Peter Bregman在他的著作中說過:“高效工作的奧義之一就是,擱置工作和學會專注同樣重要。”

切忌三心二用。人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學會調整工作,你就能為自己減負,加班的時間也會減少。

2.為工作劃分“優先級”

只有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想在工作和日常生活完成什麼,你才能獲得真正想要的東西。制定計劃能助你一臂之力。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明星捕手Yogi Berra曾說:“做事不分輕重緩急,你會很難實現目標。”成功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此你要為工作劃分優先級,確定最重要的任務,分離緊急事項與重要工作,評估任務價值,按重要程度排序,最後為各項工作安排處理時間與期限。

十分鐘學習這八個方法,讓你的工作效率提高十倍


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不要過分依賴記憶力,你不知道它會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我們應該學會用筆記錄事項。

做筆記有許多實用方法——從傳統的筆錄、便箋到如今的記事軟件Evernote等等。

每週開始前,記錄下本週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你會對更清楚這周的安排,對劃分優先級也有所幫助。

4.單線程工作

專注是一項常被低估的能力。單線程工作其實十分重要,它能讓人保持注意力集中。

在沒有干擾下,單線程工作的效率可以提高2-5倍。因為這種工作模式沒有其它任務的干擾,耗時更短,壓力更小。

如果當下你剛好有且只有一項優先事項,那麼單線程工作模式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5.“80/20”法則

二八法則就是:只關注能獲得最大收益的事情。

要知道,80%的收益通常源於20%的工作事項上。如果能讓自己集中於回報率最高的重要工作事務上,不僅工作能得到簡化,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花一週時間,記錄一下每天在每個任務上花了多少時間。

有多少工作是讓你向著目標前進的?

有多少是在浪費時間?

又有多少是可以委派別人,不用親力親為?

選出最重要的20%事情出來,剩下的交給別人,或者放棄就好。

結合MIT法則:每天為自己制定三個重要任務,規定自己在固定的時間段內進行。大腦喜歡“儀式感”,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情,這樣會讓你更投入。

成就是強大的催化劑,看到自己的進步,你自然而然就會繼續努力。將目標鎖定在少數的事情上,這是讓你摒除雜念最好的方法。

6.掌握自己的時間安排

時間管理也是一筆重金投資。巴菲特曾說:“千萬別讓別人安排你的時間表。”如果你用20%的時間就能達到目標的80%,那你的工作時間就沒有必要強行增加。

每天安排任務時,保證每一項都是可以完成的,還要有時間限制。時間的限制會促使你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每項任務都應該對你的目標形成推動力。安排好任務,你就知道該關注什麼,當你有空閒時間的時候,就不至於無事可做。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同理,你不管時間,時間也不會管你。合理分配時間,讓自己有更多空餘時間,你就可以用來實現人生目標,與家人朋友相聚,休閒減壓,或閱讀,或鍛鍊,以提升自我。

十分鐘學習這八個方法,讓你的工作效率提高十倍


7.承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一味追求完美,工作的耗時只會不斷延長,工作效率反而達不到目標。

因為這時,你忽略了你身上其他責任,它們就這樣一分一秒地被推遲。這是一種時間浪費,並且可能會讓你的頂頭上司很生氣。因為微調永遠不會結束,在極致的完美主義下,你會忽略掉任何人的感受。

Mobile Monkey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arry Kim表示:“完美最終可能成為敵人,往往還會產生自我良好的錯覺,尤其是如果你一直在努力改進已經很好的東西。

8.如何衡量個人投入與產出?

雖然讓人沮喪,但要意識這一點: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花了你很多時間,可結果總是不理想,性價比超高的事情總是少之又少。

但John Maxwell曾經說過:“不要低估每件事的重要性。”定期對工作投入產出進行評估很重要。前提是做到了上面幾點後,你真正地拿出了自己最佳的工作狀態,這個時候量化才具有意義。

記錄下你是如何投入時間的?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結果嗎?

乍一看,這似乎是在浪費時間,但一旦通過量化,看到性能數據對於改善生活有多麼重要,您就會將習慣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