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所感


“八佰”所感

河的南岸燈紅酒綠,河的北岸修羅地獄。

我曾在那條河的沿岸走過,還特意跨過那座橋,結果沒啥感覺,只記得當時天氣很熱,因為是八月。八月的上海是悶熱的,連河邊都沒有一絲風。河很窄,我甚至可以看到對岸陽臺上擺的“多肉”。

“八佰”所感

1937年的8月,淞滬會戰爆發。

在河邊的我想起了那段歷史,但印象裡是一串數字:蔣介石調動了七十多萬軍隊,傷亡近三十萬;日軍原來只有幾千人,後來增兵到二十萬,傷亡四萬。還有就是,蔣敗了,丟了上海,丟了南京,丟掉大半個中國,逃到了重慶。原因是他的無能與腐敗,而殘忍的日本人隨後進行了南京大屠殺……

那時對“四行倉庫”沒什麼印象,因為不在考試範圍,但也知道一些。比如八十八師英勇頑強,在接到撤退命令還堅持作戰,這更加凸顯了蔣的怯戰與無能。

畢業十年後,我偶然讀到了別的史料。那裡講到了蔣為何要打這場戰役,而在那之前,我對這場戰役的理解還和“八國聯軍侵華”在一個範疇:日本帝國主義就是要侵略中國,讓我們當亡國奴。但史料上說,日本當時想的是吞併東北,因為知道吃不下整個中國。而這場戰役是蔣的韜略—— 蔣介石想逼著日本把戰線拉長,拖死他。雖然他最終失敗了,但戰略上他是對的。而且是日軍是由於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才會在南京因為洩憤而屠殺。

第二次的印象轉變是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

紙面上的歷史,連血帶肉的呈現在了眼前。

我沒想到那場戰役竟然與繁華世界只有一河之隔。我沒想到四行倉庫並不是戰略要地,更沒想到這場戰鬥不過是場戲。不過與南岸的戲園不同,它是專門演給外國人看的。

國家的羸弱,國民的矇昧映在河水裡,映在這場不重要的戰鬥中。

“八佰”所感

很多人評論這部電影與史實嚴重不符,百分之八十都是虛構的。不過史料說抱著手榴彈跳樓是真,楊惠敏送旗是真,八百人其實只有四百二十人是真,甚至連蔣介石把這場戰鬥當成演戲都講出來了,這實屬難得。而那些人又沒指出還有哪些嚴重違反事實的地方。

不過這部電影也有瑕疵,和邏輯不符之處。

影片後面三分之一,過多的烘托了撤退的悲壯,特別是列隊上橋的那段,軍容整齊可以被理解為藝術加工,但聽口令做起跑姿勢過於做作了,原本英勇作戰的士兵在橋上像靶子一樣被人打,實在起不到“抗戰種子”的作用。而且在之前,日軍的指揮官不是還和謝團長見面,說佩服中國軍人了嗎?怎麼這時就變成了卑鄙小人,在撤退的時候放冷槍?

或許結尾拍成人民熱情接待英勇戰士更好,或許導演也想這麼拍,但可惜的是,那就真的與史實不符了。

“八百戰士”進入英租界後就被繳械,關進戰俘營,謝晉元死於漢奸之手,蔣介石在抗戰之後就忘了他們,還活下來不多的人甚至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一直到了七十年代,臺灣當局再一次因為政治需要,才把這段歷史拍成了電影。

“八佰”所感


從史實的角度,無法評論一部電影的好壞。但“八佰”至少讓我們從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歷史。從一個普通士兵而不是將軍的角度,從一個普通人而不是英雄的角度去看待戰爭,讓我們看到不是人多,喊個口號就能打贏戰爭,讓我們看到了英勇也看到了殘酷。

很希望學生時代的自己能看到這樣的電影,不論覺得它是好是壞,至少會引起討論,去查閱資料,探究真相。那樣會對歷史有更全面的瞭解,至少不會陷在營造的情感之中,忘記事實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