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的拳擊擂臺與戰爭擂臺:電影《八佰》未說完整的故事


上海灘的拳擊擂臺與戰爭擂臺:電影《八佰》未說完整的故事

電影《八佰》原計劃去年公映,拖了一年多。未公映前就有頗多爭議。8月21日公映前,我觀看了這部電影。單從電影來說,拍得還可以。但對於電影反映的歷史事件來說,則有不少遺憾。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10月27日至30日國民黨軍隊的一個加強營在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堅守四晝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的歷史事件。這場戰鬥時間不算長,規模不算大,中國軍隊傷亡也不算嚴重。按理說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但是,這場戰鬥名聲巨大,從歷史和戰爭全局的角度說,“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意義不在戰鬥本身,而在於這場戰鬥的前因後果及其輻射效應。影片中,導演用一個虛構的重要人物說了一句臺詞:未來將如何評價這場戰鬥?事實上,影院內外對於《八佰》的爭議,本質上都在於此。可以說,導演或者製片方在製作這部電影時,清晰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電影未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我所說的遺憾。


上海灘的拳擊擂臺與戰爭擂臺:電影《八佰》未說完整的故事

《八佰》所描述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號稱“八百壯士”,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具體有414、423、453等多個數字)。四晝夜的戰鬥陣亡約10人,負傷約20人。相對而言,傷亡率遠低於同一時期的其他戰鬥。在當時的淞滬戰場,國民黨軍隊傷亡超過一半的戰鬥不少,奇怪的是,唯獨“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後,所以官兵都晉升一級,其他傷亡更重的部隊卻沒有這一待遇。“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最高指揮官,團副謝晉元當時是中校軍銜,1941年被汪偽特工暗殺後,追授少將軍銜。當時淞滬戰場上國民黨共投入七十萬軍隊,重大戰役、戰鬥多了,四百多人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四晝夜期間,蔣介石几乎每天都在日記中提到。顯然,這場戰鬥有著特殊的意義。

現代戰爭大多數戰場都會避開普通民眾,老百姓若沒能避開,一般都會想方設法逃離戰場。“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老百姓爭相圍睹的戰鬥。蘇州河在上海市區最窄處只有40多米,換句話說,“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四晝夜裡,無數民眾在不到一百米的近處,每天圍觀著戰鬥的每一個細節。除了普通民眾,圍觀者中還有達官貴人、富人,洋人以及中外記者。這一點在電影《八佰》中有清晰的反映。守衛四行倉庫的戰士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河對岸圍觀者的紙醉金迷。正是這種對戰鬥的集體圍觀,才使得“四行倉庫保衛戰”有了巨大的名聲。這種圍觀是蔣介石故意營造的。它可以說是今天媒體、輿論、互聯網製造事件、吸引眼球的老祖宗。


上海灘的拳擊擂臺與戰爭擂臺:電影《八佰》未說完整的故事

它像是一場觀者如織的拳擊賽或擂臺賽。只不過,“四行倉庫”這個特殊擂臺上,不是拳擊手、武術家,而是真槍實彈的軍隊。他們像簽下生死文書的守擂者、攻擂者一樣,通過中外媒體,在全世界面前做了一場表演性戰鬥,連續四個晝夜。這就是蔣介石的目的。守衛四行倉庫的部隊屬於孫元良指揮的88師。孫元良完全理解蔣介石的意圖,不同的是,蔣介石曾經想讓這場表演性戰鬥規模再大點,場面再大點,孫元良認為,規模場面再大也是送死。所以,規模場面沒多大意義,只要表演得好看就行。所以,他只留下一個加強營上了四行倉庫這個戰爭擂臺。謝晉元也非常清楚,上了這個擂臺,就準備進墳墓。這場戰爭擂臺雙方實力並不對等,但實力不對等也可以打賭。就好比足球賭局可以用讓球來設賭,拳手實力相差懸殊的擂臺,也可以用被擊倒的時間,15秒、30秒、60秒來設賭。而蔣介石在四行倉庫設賭的時間最初是七天。

1931年“九一八”爆發時,蔣介石曾經下令不抵抗。1936年“西安事變”後,蔣介石不得不做出抗日的決定。但蔣介石依然有他的小算盤。“九一八”之後,國際聯盟組成了“李頓調查團”調查事件真相,蔣介石當時對此充滿希望,試圖以國際社會的力量解決中日衝突。“李頓調查團”剛組建沒幾天,日本於1932年1月28日向上海發起進攻,史稱“一·二八事變”或“一·二八淞滬抗戰”。戰爭打了一個多月,3月3日停戰,5月5日簽訂“停戰協定”。“一·二八淞滬抗戰”的停戰以及簽訂協議與美國、英國以及國聯的調停分不開。英國的調停使用國聯這一平臺,美國的調停,蔣介石採取了一些特殊手段。當時國民黨財政部長宋子文手下有一支部隊,稅警總團,這支部隊不使用國民政府的軍費,指揮官大多是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和弗吉尼亞軍校的中國軍人,其中孫立人比較著名。稅警總團成立的目的名為緝私,實際上是一支親美的私家武裝,武器裝備大部分來自美國,還有一部分來自德國,共有3萬兵力。“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宋子文的稅警總團以88師獨立旅的名義投入戰鬥,實際上等於將美國也拉入中日衝突。因此,在英國主導的國聯和美國的共同調停之下,“一·二八淞滬抗戰”時間不長就停戰了。蔣介石由此總結了一個經驗,可以用“以夷制夷”的方式解決中日之間的衝突。雖然“李頓調查團”最終對於解決東北問題沒什麼作用,但是,蔣介石對於洋人調停依然充滿希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美國國會沒有批准加入“國際聯盟”的議案,因此,美國在國聯不能發揮作用。於是,美國組織了一個以處理遠東問題為主的“九國公約”,後來成為一個長期性的組織,經常召開會議討論與中國及遠東有關的問題,參加國不止九國。由於中日之間爆發戰爭,“九國公約”定於1937年11月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由15個國家參加的會議,著重討論中日問題。由於當年“李頓調查團”沒什麼用,尤其是日本又退出了國聯,蔣介石明白,對於英國主導的國聯根本不能指望。他把勸阻日本的希望完全寄託在美國主導的“九國公約”會議上。所以,蔣介石最初要求四行倉庫堅持七天,也就是說,要將這個戰爭擂臺堅持到11月3日“九國公約”會議開幕。因此,“四行倉庫保衛戰”完全是打給美國等西方國家看的戰爭擂臺表演。號稱“八百壯士”的四百多名戰士是蔣介石的賭注,他賭的就是“九國公約”會議由美國帶頭促使日本停止戰爭。蔣介石希望“一·二八淞滬抗戰”停戰能夠重演。


上海灘的拳擊擂臺與戰爭擂臺:電影《八佰》未說完整的故事

“四行倉庫保衛戰”只堅持了四晝夜,沒有堅持七天,表面原因是英國、美國等國家出於“人道原因”向國民政府正式推出要求,停止四行倉庫的戰鬥表演。蔣介石認為打賭的目的已經達到,美英對這場戰爭可能對自己造成的危害已經有所警示。既然洋人開口了,那就按洋人的意思辦,命令謝晉元率部撤出四行倉庫。背後實際上還有其他原因。

日本人四晝夜沒有拿下四行倉庫,感到丟人。由於四行倉庫的河對岸就是租界,日本軍隊的確沒有動用重型武器,造成日軍較大傷亡。日本自己的戰報稱只有42人受傷,明顯打了很大的折扣。中國方面認為四晝夜打退日軍十多次進攻,共斃敵200多。這個數字應該可信。對此,日軍有惱羞成怒的跡象。河對岸租界裡的洋人擔心日軍使用重型武器,四行倉庫河對岸不遠處便有一個大型煤氣罐,萬一日軍使用重型武器,炮彈過界落入租界完全可能。租界裡的洋人擔心日軍戰爭升級,殃及洋人自己,便要求蔣介石撤出四行倉庫的軍隊。蔣介石遵命,一場表演性的戰爭擂臺由此落幕。


上海灘的拳擊擂臺與戰爭擂臺:電影《八佰》未說完整的故事

儘管這場註定不會成功的戰爭表演是蔣介石的一個賭局,但是,我們絲毫不能否認參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中國官兵都是好樣的。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捨生忘死,沒有給中國人丟臉,個個都抱著必死的信念。只不過,他們未必知道蔣介石是用他們的生命做了一個巨大的賭局。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蔣介石設計的乞求洋人出手幫忙的戰爭表演,像是一場苦肉計。歷史證明,從“九一八”開始,蔣介石指望洋人約束日本侵略者的想法註定不會成功。11月3日“九國公約”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拖拖拉拉開了20天,各國代表除了蘇聯支持中國,其他都只是口頭譴責一下日本,沒有任何實際行動。蔣介石“不靠自己靠洋人”的賭局徹底失敗。

此後,謝晉元的部隊退入租界。租界裡的洋人怕得罪日本人,將謝晉元的餘部繳了械,並且不願將這支部隊交還國民政府,不願讓他們歸建,重新投入抗日戰場,而是將他們關在難民營中。1941年4月,汪偽特工收買了兇手將37歲的謝晉元殺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長期姑息日本,最終沒能躲開戰爭。日本遂佔領租界,四行倉庫保衛戰餘下的手無寸鐵的孤軍,成為日本的勞工,最遠的被送到新幾內亞。很多人沒有死在四行倉庫,卻死於日本人的勞役。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重聚的四行倉庫孤軍只有100多人。這段歷史再次證明蔣介石依靠洋人的戰略是一個歷史錯誤,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孤軍是蔣介石這一戰略的犧牲品。

電影《八佰》的遺憾就在於沒有將這場戰鬥的前因後果、歷史意義充分展現。當然,這種遺憾絲毫不能否認曾經在四行倉庫戰鬥的每一個官兵都是優秀的中國男兒。雖然後人可以穿透歷史迷霧,討論他們值與不值的問題,但作為個人,他們無愧於自己的使命。

最後說一下電影《八佰》的上映時間。新冠疫情半年多,目前基本得到控制。影院開門營業沒多久。為防止疫情傳播,影院規定上座率不得超過50%。在這個前提下正式公映,投資方要冒著虧本的風險,製片方對此心知肚明,但他們還是接受了這個檔期。這個決定類似當年進入四行倉庫的四百多名官兵,抱著殉國的信念,明知不可為而義無反顧地接受了命運,不由得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