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只有我們想不想做!諸事問心,清明通達

每日我們都似乎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或者需要做什麼,但這個知道,有些是出於真心,有些則是無奈之舉,更多的只是一種麻木的習慣使然,沒有什麼為什麼,就是應該如此罷了,要更深究起來,可能大家啥都不想幹,可惜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也就是養家餬口,混飯吃罷了。

所以,行每日事,知行之意,使然必制,無不可原由而妄行,亦不可不行而談知,世事無常,又何以求理行諸事,無理便不行諸事乎?

行事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只有我們想不想做!諸事問心,清明通達

行事都必須有個原由,也應該清晰明白,但是不是每件事情我們都要搞懂前因後果,事無鉅細方才能去做呢?就好比我們吃飯睡覺,還需要弄個明白為什麼嗎?人生來就具備的天性,也不需要那麼複雜的解釋,自然而然的就應該這樣去做。

那為何吃飯睡覺這種我們能夠如此明白,但除此之外,接人待物,為人處世上就沒有這種純乎的行為,彷彿所有一切都必須尋個源頭,即使如此,還是經常三心兩意,根本不可能專注,更多的是一種敷衍了事,或者做給別人看的行為,也許表面看來也的確有利於自己,但本質是對物慾的一種滿足,於心之處,卻無收益,只添私慾,矇蔽內心。

可我們都活在這個世俗的世界裡,談錢不傷感情,也是最實在的。說的那麼多虛頭巴腦的玩意,能當飯吃嗎?不能,那還談什麼呢?畢竟在高貴的理想,也需要有個命去完成,所以我們恪守本心幹嘛,摒除私慾做啥子,說到底,恪守本心不能為我吃好穿好,摒除私慾也不能讓我飛黃騰達,那這心學還有啥意義呢?

這也是很多人困惑的一個地方,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淡泊明志,可也不見得要跟自己過不去,一點要吃糠咽菜才說這是真吧?這完全就是掩耳盜鈴,也根本不可能成為我們的主流思想。我們去恪守本心,只是為了更好的摒除私慾,少了私慾的干擾和誘惑,可以對我們的知行有更好的認知和執行,從而少犯錯,少走彎路,但也絕對不是要我們四大皆空,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

我們如果能在為人處世上想吃飯睡覺一樣簡單明瞭,似乎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憂愁了。可現實來說,即使吃飯睡覺我們也會遇到好多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出於心得認知,也才有了各人各法,這本身是沒錯,也是人的天性,可對於心得探求,我們卻必須有所瞭解和認識,而不單是隨心所欲,毫無顧慮的去行事。

逍遙快活不一定就是神仙,克己自省也不見得就是自討苦吃。

想來很多人都認為,沒必要什麼事情都要想的那麼明白透徹,這的確也不現實,簡單一點,想做就去做,哪裡顧忌那麼多,要是什麼都要搞明白才去做,不明白就不做,那全部都在家啥事不用幹了,反正要想明白的自然會明白,想不明白的即使你說在多,他也不願意明白,即使再有道理在有用,本心就不願意去相信去改變,那也是毫無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