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涇川:蔬菜大棚“種”出脫貧新希望

法制網訊(記者 周文馨 李雙紅)“我種植著兩個蔬菜塑料大棚,年收入達到2萬多元。”南河村村民呂浩林老人一邊忙著給西紅柿掐尖,一邊回答著記者的問話。

甘肅涇川:蔬菜大棚“種”出脫貧新希望

4月15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記者團,走進涇川縣羅漢洞鄉南河村。

甘肅涇川:蔬菜大棚“種”出脫貧新希望

記者採訪瞭解到,羅漢洞鄉南河村屬涇汭河面山特困片帶深度貧困村,全村共5個村民小組418戶1674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61戶649人,至2019年底穩定脫貧158戶640人,剩餘未脫貧人口2戶5人,貧固發生率下隆到0.31%。

甘肅涇川:蔬菜大棚“種”出脫貧新希望

近年來,該村黨支部聚焦脫貧攻堅重點任務,按照“黨建引領、精準施策、穩步推進”的思路,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走出了一條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

甘肅涇川:蔬菜大棚“種”出脫貧新希望

“我們的做法是抓實抓嚴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和支部標準化建設,建強黨組織,集聚發展動力。”羅漢洞鄉鄉長呂後英說。

據介紹,該村組織開展各類政策理論培訓1009人次,推送各類產業致富信息60多條。以全面培育村第一書記典型為重點,支持7名黨員致富帶頭人與21戶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按照“一戶一策”要求紮實落實幫扶措施,促進幹部擔當作為,為扶貧產業規模化發展夯實了組織基礎。探索推行“支部+工作隊+貧困戶”模式,激活發展潛力,莫定產業基礎。

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該村共建成鋼架大棚232座,育苗中心1座,單體日光溫室16座,配套灌溉、供電、冷藏等設施,至目前已完成育苗125萬株,辣椒、西紅柿、甜瓜等蔬菜長勢良好,預計6月下旬將全面上市銷售。今年日光溫室棚均預計收入可達到15000元以上,鋼架大棚棚均年收入可達到5000元以上,為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該村還堅持多元化產業發展方向,支持貧困戶種植地膜玉米1427畝,完成黃花菜標準化管理1215畝,新增肉兔養殖10戶,肉雞養殖67戶2340只,種植板藍根等中藥材23.5畝。

呂後英告訴記者,他們充分發揮了第一書記優勢,強化黨員示範帶頭,助推農民增收。激發貧困群眾發展內生動力,實現了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