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万龙:在当代楹联艺术发展长河中,王庆新老师可谓是擎天一柱

豆万龙:在当代楹联艺术发展长河中,王庆新老师可谓是擎天一柱

在当代楹联艺术发展长河中,王庆新老师可谓是擎天一柱。

在当代楹联艺术发展长河中,王庆新老师可谓是擎天一柱。他凭着自己卓绝的才华和超凡的能力,从民办教师转政、提干,到调任中国楹联学会,在旁人看来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一九九六年十月开始,王老师历任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副会长、顾问之职。在任职期间,为中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他编著的《古今神童才女妙对》、《天下趣联三百笑》和《中国婚恋趣联佳话》,被联界称为楹联故事“三部曲”,轰动了整个联坛,赢得全国诗朋联友的广泛赞誉。笔者属八零后,正是读着这“三部曲”长大的,这使我对传统文学打下了一定的“爱好”基础。二〇〇四年,我上大学期间,王老师逐渐淡出楹联学会的事务,创办了全国首个集诗词、对联、书画等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公益性的“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同时还创办了院刊《华夏诗联书画》杂志,面向全国文朋艺友,免费赠送,我就是其中受赠受益者之一。由于这个特殊的“爱好”,毕业后我就在楹联界权威,且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下半月刊工作。二〇〇九年,带着对王老师多年的仰慕之情,我终于逮到了一个与王老师见面的机会。当时,王老师的又一巨著《中国当代联坛千家论典》誉振联坛。我从一朋友处得到乐王老师的电话,随后与王老师取得了亲切的联系。我即登门拜访,买了一本“论典”和其他四本著作。未见到王老师之前,我是被王老师的才情妙对所感动,见面后我更是被他的仁品德风所折服。

豆万龙:在当代楹联艺术发展长河中,王庆新老师可谓是擎天一柱

王老师的这本楹联集在编辑之初,即令我写序,笔者作为晚生,而且是理科生,对楹联文化仅有一点爱好性的知识,自觉才疏学浅,真的是愧不敢当。王老师自己至今已为他人写序洋洋洒洒七十余篇,学生岂敢下笔。然王老师的“令旨”已下,我硬是硬着头皮在“关公”面前耍了一把大刀,真可谓是“人丢大方了”!

笔者作为编辑,就本集的编辑编排向读者朋友做一推介说明。本书从联文的打字、编辑、排版等工作,笔者都有所参与。然时间紧迫,加上自我水平更加有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老师和联友们海涵并指正。总的来说,全书基本上包括了王老师从1987年到2012年11月所创作的各类楹联作品三千余副。在整体编排上,均以写作时间为序,共分为七大部分,若干小类。第一部分“祝颂题贺”,包括了联坛祝贺类的各个方面,是楹联创作型读者的一个非常好的“临摹”范本。针对祝贺对象的身份、行业以及地域风情等特点的概括和把握,王老师在联中表达得淋淋尽致。第二部分“题名胜景点”,题联所涉及了全国二十个省大小二百七十多个景点,其中不少联作已被镌刻悬挂,成为景点中的经典,经典中的景点。第三部分“题赠名人”,王老师创作的嵌名联至今已达到近三万余副,此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嵌名联中的“重头戏”,即为省部军级以上及社会名人和公共人物的嵌名联作。王老师表示,待时机成熟,则全部整理出版,让我们拭目以待,欣赏精彩,学习经典。第四部分“对苑撷华”,此收录了王老师在全国各类大型征联中的应征获奖作品以及他在个人主持的联赛中的精彩出句。第五部分“对联系列专题”,按内容来说此部分的联均可分类其他部分,但因创作主题突出,创作时间集中,故列专题。第六部分“理性感悟对联”,这个部分又分为“感怀”、“哲理”、“修身”、“治学”五个小类,个人感觉这部分是本集最精彩、最经典的部分。大气磅礴,寓情寓理,可吟可诵,有些甚至可作格言经典,永久流传。第七部分“实用对联”,包括了春联节日,机关行业,婚嫁寿喜等内容。

笔者作为第一读者,我愿把个人“印象联”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让我们编读共赏,相互学习。品读王老师的联作,第一感觉就是清新洒脱,真情至理。每一副联都有他自己的艺术特色,宜情宜景,宜事宜人。在第一部分中,王老师题贺江西铜鼓县楹联学会成立联:“藉连云、幕阜、罗霄、九岭搭台,演一出联坛大戏;操正气、清风、古韵、新词作赋,擂三通铜鼓强音。”上联一个“藉”巧妙珠联了铜鼓县周边的四座大山脉,勾勒出一幅气象洪迈的山川“大舞台”。台子已搭好,紧下来就看表演了,他强调要“演一出联坛大戏”,真切表达了他的美好祝愿,即是鞭策,又是鼓励。下联阐述了作联,要像做人一样,一身“正气”,两袖“清”,弘扬“古韵”,开拓“新词”。小笔头能作大文章,两行文学也能“擂三通铜鼓强音”,这给学会以后的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全联句式灵活,对仗完美,尤其其“强音”应对“大戏”,巧妙而又具内涵。贺黑龙江哈尔滨监狱管理局《丑石》创刊五周年联:“丑得春温堪化美;石经情暖可生华”。丑石两个字,镶嵌巧妙,立意高远。“春温化美”对监狱管理做了高度的赞美,“石可生华”对“丑石”做了唯美的鼓励,真情饱满,亲切感人,改变了以往人对“监狱里的石头——又丑又硬”看法。

豆万龙:在当代楹联艺术发展长河中,王庆新老师可谓是擎天一柱

在“名胜景点”部分中,已镌刻悬挂云南临沧市灵山武财神庙联:“司财有道,骑虎并并非难下;守信以诚,执鞭岂可妄为”。乍一看,“司财”和“骑虎”,八竿子打不着;细品之,反其意而用,设句奇巧,别有韵味。“并非难下”对“岂可妄为”,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王老师的“技术功力”和艺术魅力,既有高度,又有厚度。题山西永济西厢记发生地普救寺联:“难怪痴情多后绪,只因此地有先声。”雅俗共赏,巧趣横生。还有他应约题南京总统府马厩联“相倚大江堪饮马,待归东海好腾龙。”入境切景,气势恢宏。

“题赠名人”部分里,赠蒋含宇、彭淑清夫妇联“含妙传奇,偶逢世惠沐仁宇;淑媛佳偶,奇遇天缘乐晏清。”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韶山小学时,他俩就是当时为毛主席系红领巾的小学生。经毛主席“牵线”,他们成就“天缘”,结为夫妇,今己成为半百。全联入笔“传奇”,收句“晏清”,切事切人,切景切情。“含宇、淑清”,分别嵌于上下联的首尾,自然明畅。奇缘佳偶,天奇偶遇,“奇、偶”两个字,回环反复,画龙点睛。

“理性感悟对联”中,真可谓是满目琳琅,精彩纷呈。这些联作,大部分是王老师所写的嵌名对联,有的是原联,有的稍作修改。随便摘得一副,即可为修身警世的格言,即可为人生路上的座右铭,即可为求学路上的指明灯。如感怀联:“文鳞艺爪千金贵;利海名山一叶轻。”“忝扬水泊风,得时好汉,失时好汉;幸沐圣乡雨,顺境端人,逆境端人。哲理联“人生如梦醉中醒;世事经年信复疑。”“天高自有登云路;海阔偏行破浪船。”修身联:“惟愿生前成铁汉;不图世后镀金身。”“为人不可多生气;凡事岂能太认真。”治学联:“学养涵天能鉴海;文华应世可移山。”“文山自蕴千番秀;墨海常通万里缘。”风景联:“松间紫气常缘世;林下清风自可人。”“林托秀月如银玉;山映青辉带古风。”句句皆妙品,联联自成吟。淡泊名利,顺逆得失,德怀艺品,自蕴高风。

王老师的人格魅力,才情魅力,艺术魅力,不是我简单列举的这些联作所能领略的,希望各位文朋艺友能在集文中细细耐心品味,品出精彩,开拓情怀,感悟人生,创作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