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條“最愛衛生”的小巷 垃圾房專人認領天天洗澡

杭州這條“最愛衛生”的小巷 垃圾房專人認領天天洗澡

杭州上城區小營街道小營巷社區,有一座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古香古色的小樓中,大量珍貴史料和從全國各地徵集來的實物,展示了自1952年以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歷程,反映了愛國衛生運動在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這裡,也是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教育基地。

這些年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所在地小營巷社區,把“衛生”這件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社區裡,每天都有熱心的垃圾操作員提供貼心服務;每個垃圾房有保潔員“認領”,她們每天給垃圾房洗澡……

今年4月是第32個愛國衛生月。記者走進小營巷社區,感受了那裡的整潔與美好。

垃圾回收“總站”24小時不打烊

總有操作員貼心服務

上午10點,小營巷社區永寧院的垃圾操作員王大姐,獨自坐在單元門前的石凳上。石凳上有幾塊白色泡沫板,是她自己墊的,坐起來會軟一些。

這個時間,過來扔垃圾的人少了,她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在王大姐正對面的垃圾站,是小營巷社區的垃圾分類回收“總站點”。和其它幾個垃圾點實行定時定點投放不同,這個垃圾點是全天24個小時不打烊的,當其它點位的垃圾桶被收走後,居民可以多走幾步來這裡扔垃圾。

不同顏色的八個垃圾桶,整整齊齊排成一排。整個回收點看上去幹乾淨淨,每個垃圾桶裡該扔什麼垃圾,桶上標註得清清楚楚,牆上有對應的告示牌,寫得一目瞭然。

白天,這裡總能看見王大姐忙碌的身影。

杭州這條“最愛衛生”的小巷 垃圾房專人認領天天洗澡

只要有居民來扔垃圾,王大姐會條件反射般站起來,走過來。不少居民很主動,會認認真真地把不同的垃圾丟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裡,王大姐會在一旁靜靜看著。一旦居民有拿捏不準,不知道往哪裡投時,王大姐會湊上去,手把手教。

自從成為專職的垃圾操作員,王大姐對垃圾分類那點事兒,早已熟門熟路。

“現在居民都挺自覺的,基本上都會自己分好,正確率越來越高了。和大家幾乎每天見面,很熟了,有時一些居民要趕時間,和我說一聲,我就會幫他們分類。”王大姐說。

永寧院成為小營巷社區的垃圾分類試點後,效果很明顯。小營巷社區環境衛生委員朱凌翔說,過去,“其他垃圾”的垃圾桶總是最滿的,每天差不多有七八桶,“現在大家都會主動把不同的垃圾歸到不同的垃圾桶裡,‘其他垃圾’的桶減量非常明顯,每天也就一桶多一點。”

保潔員“認領”垃圾房

每天給它們洗澡

如今,在小營巷社區,垃圾回收點實行“承包+認領”的輔助細分模式。也就是說,由準物業公司承包小區垃圾分類項目,物業公司保潔員個人認領垃圾房,進行垃圾分類管理和保潔。

過去,垃圾多時,垃圾桶常常會滿出來,垃圾甚至掉在地上,特別是夏天,蟲子、異味多,讓居民多少都有些牴觸。

自從每個垃圾回收點由專人認領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保潔員每天會對自己認領的垃圾房進行清理和沖洗,夏天氣溫高,保潔員每天上下午都會進行一次沖洗工作,確保垃圾房沒有臭味產生,居民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朱凌翔說。

自從小營巷社區開展“承包+認領”垃圾房責任制輔助細分模式以來,不但分類的質量提高了,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的效果也很明顯,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提升達92%,日均垃圾減量達15%,低價值物回收率從8%提升至20%。

而且,通過輔助細分,所產生的可回收物由專業公司統一回收,兌換後的經費再用於垃圾房的管理以及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宣傳上,不但節省了公共開支,還有助於居民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

杭州這條“最愛衛生”的小巷 垃圾房專人認領天天洗澡

小營巷社區還對轄區內的垃圾房進行了精簡。在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後,一些居民反映比較大、不大便利的垃圾房被取消,整個社區的垃圾房從13個降為8個,保潔員的人手解放了,整個社區的大環境也提升了。

“這樣一來,保潔員們就有更多的精力用來對社區的路面、樓宇進行保潔,比如,定期對樓道里的堆積物、地下車庫的衛生進行大掃除,讓整個社區隨時隨地看起來都是清爽整潔的。”朱凌翔說。

親手製作防疫香囊

贈送居民作“護身符”

在這個愛國衛生月裡,小營巷社區為轄區居民準備了一份防疫香囊,通過這份貼身禮物,向社區居民傳達“愛國衛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的意識。

這些香囊由小營巷社區的社工和志願者親手製作。防疫香囊根據中醫藥理論配置,內含蒼朮、藿香、公丁香、川椒、桂枝等多種配料,有清香、驅蟲、防病等功效。

“香囊製作不算麻煩,但為了配置裡面的藥材,我們還是花了不少精力的。為了選擇有效成分,我還專門請教了專家,包括每一種成分具體需要多少量,都是由專家看過配方才確定的。”小營巷社區工作人員說。

目前,第一批製作好的防疫香囊,已經送到了社區老人和部分困難戶的手中,接下來,還會陸續向社區其他居民贈送。

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香囊的藥效有時效性,一般使用三個月左右就會失效,等到三個月過後,有需要的居民還可以到社區更換藥材包。“裡面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消毒功效。希望居民都把香囊佩戴起來,加強自我保護,更加健康平安。”

“香囊防疫在我國曆史悠久。我們把這些親手製作的防疫香囊贈送給轄區居民,是給大家送上一份別樣的‘護身符’。”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曹琛說。

(原標題《接棒60餘載“愛衛”精神,小營巷讓衛生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約定》,原作者 詹程開 王芹 金琰,編輯 張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