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手印,第二次逆行——写在吉林最后一批援武汉医疗队凯旋之际

雪花飞舞,英雄凯旋。


8日,吉林省最后一批援武汉医疗队乘飞机降落在长白山机场。


从1月26日起,吉林省陆续派出最精锐的医疗团队,带上最急需的医疗设备,“掏家底儿式”驰援武汉。13批医疗队,1209名医护人员,八成坚守在重症病人救治定点医院。


三月中旬,随着湖北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从全国各地逆行的白衣战士开始准备返乡。此时,吉林省的一支医疗队却选择第二次摁下请战的红手印,继续坚守。


王广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1月25日大年初一,吉林省选派医护人员首批支援武汉的消息传来,王广第一个报名。然而,他的岳父正重病住院,意识已不太清楚。有纠结,有矛盾,但他依然在请战书上摁下了红手印。


1月26日,刚刚抵达武汉5小时,王广便收到了岳父离世的消息,歉意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岳父,您一定能理解我的选择吧!”


三月中旬,一些医疗队开始陆续接到返乡通知。而此时,王广和队友们已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疗区坚守了50多天。


虽有归乡心,救人情更切。吉林省首批援武汉医疗队领队、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霍烽决定,再次请战。


一呼百应。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胜阶段,我们自愿坚守在第一线,为赢得最后胜利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请吉林省支援武汉前线指挥部批准!”写着请战词的A4纸,就放在医疗队驻地酒店的前台,哪位医生护士下了班回到驻地,就到前台去摁下手印。


137个红手印,无一缺席。


“我们是吉林省第一批来到武汉的队伍,我们队是中法新城院区第一个到达的医疗队,我们战斗时间最长、经验最多,希望能再多帮上一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张炎说。


3月28日,这支吉林省派出的第一把“重症尖刀”完成支援任务,60天内共收治109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100名患者,转院7名患者。医疗队按照统一部署,于当天返回吉林。


回想起武汉的日日夜夜,大家感触颇深,“既漫长、又短暂,十分艰苦,非常怀念。”


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酒店隔离休整期间,队员们也时刻惦念着依然坚守在武汉的兄弟队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五批重症救治医疗队。作为吉林省派出的“硬核战队”,他们先后辗转两所重症医院,成为“第二次逆行”的勇士。


8日,医疗队完成了“第二次逆行”的重要任务,迎着漫天的雪花,在家乡人民的欢呼声中凯旋。


在武汉的62天,这支“硬核战队”真正体现了“吉林实力”,“掏家底儿式”支援在战“疫”前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派出的医疗队员中,专业涵盖呼吸、老年、重症、心外、麻醉等多个学科,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前线设备不足,后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倾力支援,有创呼吸机、血滤机、ECMO、血气分析仪、床旁生化仪等重症救治所需医疗物资从2000多公里外星夜驰援;前后方多学科远程会诊,发明创造应用于一线临床,这支队伍如虎添翼。


3月27日,医疗队转移完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接管了50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栋10楼东疗区顺利封仓。


3月29日,医疗队再次接到紧急通知:接管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如何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怎样康复治疗、压力性损伤患者该如何预防及护理……接手医院重症ICU之后,医疗队总结了救治难题,前后方通过远程会诊紧急制定救治方案。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时刻豁得出来,这是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医疗队领队、吉大一院副院长吕国悦说。


克服疲惫、告别战友、忍住思念,吉林省最后的“硬核战队”又在武汉肺科医院顽强拼搏了10天,最终完成救治任务,回到家乡。


新华社记者陈俊、赵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