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坦克世界双管线值不值得走?

坑友小学生


为什不值得呢?兄弟。

双管坦克,目前坦克世界里唯一的一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么顺一点也不夸张呀。不管你是娱乐也好,收藏也罢,这都是一款值得你去肝的车。

上一张研发路线图。香不香?帅不帅?虽然咱看不懂这俄文,但是意境在这儿摆着呢,不喜欢都难。

你要是觉得不够硬核,别着急,咱还有图。

这张是不是更硬核?

几年之前,毛衣放卫星,说要搞双管坦克,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人们也觉得事毛衣喝多了伏特加,酒鬼说醉话,不必当真。事后渐渐的被人所遗忘。

如今脑子信守若言,卫星落地了。

方面期盼已经的双管炮真搞出来了,你现在又犹豫了?当年你苦苦追的女孩子,现在答应你了,你又犯嘀咕了,你是不是得寸进尺了。

兄弟,趁没有更新赶紧的练KV3吧,挺好打的,每天打打,不出几天就搞定了。不要犹豫不要徘徊。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快乐的一天终将来临,那就是双管坦克被你收入囊中之时。好比你洞房花烛夜。

我觉得毛子是伏特加又特么喝多了,真搞出来了。

果然是亲爹系的,门子硬,要啥有啥。

这张图,萌不萌?你说丑?我打死你你这个老实人。这叫丑萌丑萌的。懂不懂欣赏呢?审美观呢去哪儿了?

万一那天毛子后悔了,又要收回去这双管坦克,补偿又有了。

即使以后这种假设没有发生,这也是一款你我大家,值得出的坦克。

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坐等更新了。

不要犹豫了,肝吧兄弟,肝出来那一天时,别忘了告诉我。

我的酒呢,给我满上,来,接着肝,


坦克尸界


是否合适,这是要根据玩家自身打法来判断,坦克的特点适合自己的打法,输出就可观了。

苏联双管线从7级重坦KV-3开始分支,需要51300点经验。8级车为IS-2-II,9级车为IS-3-II,10级车为ST-II。

双管的开火机制

第一种:完全装填

这种模式下,打完一发等待装填完成,再进行下一发的射击,可以达到最大DPM。

第二种:快速射击

在打出第一发之后,可以在装填完成之前等待非常短的时间,以7032为例是5秒,即可进行下一发的射击。

虽然可以很快地将两发弹药倾泻而出,但是会重置装填时间,也就是会延长5秒左右的装填时间。

第三种:蓄力模式

三种模式可以对应不同时期的作战需求,需要车长根据现场情况来判断哪种设计方式是最适合的。3秒一到炮弹就会发射出去,但可以通过松开按键取消蓄力。

总之,这款车特点比较明显,值得一试


贵D小哥


再说一遍,IS-4加强目前仍处于计划当中,最终实装的结果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的,所以请把心放肚子里

一个现在弱得不得了、加强计划还在酝酿中的苏联悲剧,

一个是靠个双管、不要脸三扩和俯角暂且不垫底的傻子,

如果是我来二选一的话,我会选择——

我为什么要做选择?要么都要,要么都不要,这两者没有什么分先后的必要。


当然这只是看最后的结果来定的,这俩都不是这条线的巅峰

双管线的巅峰实际上是那个八金703II,人家那个才是真的不要脸,想玩双管没必要去爬线,毕竟ST-II真的是一个掺水玩意儿,除了双管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非要说这条线的意义,我想他的意义就是Lv.9的IS-3 II了,那玩意儿在九级重坦当中的排名还是相当靠前的,虽然只是第二梯队。

IS-4线的巅峰.......其实都差不多,真的,都差不多,你非要找一个位置高的,那就是Lv.7的KV-3,毕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就他在同级的待遇好一些。

两条都不是顶级才是巅峰的线,很遗憾。


但是如果IS-4真就按这个计划加强的话,那他和双管大头谁更厉害?

我们先看看IS-4完全体加强的地方(括弧内为ST-II的对应数据)

车体旋转扩圈系数0.25→0.18(0.13)

炮塔旋转扩圈系数0.08→0.06(0.06)

车体旋转速度26°/s→30°/s(27.11°/s)

炮塔旋转速度22°/s→25°/s(16.69°/s)

装填时间12s→10.5s(11.22s单管)

缩圈时间2.9s→2.5s(2.88s)

精度0.38→0.42(0.38)

装甲等效变更:

头皮88→310mm(430mm)

炮塔顶层横杠66→266mm(无)

首上驾驶舱突出部253→289mm(232.3mm)

首上装甲285→317mm(257mm)

再来看看其他未加强数据(括弧内为ST-II对应数据)

弹种:AP/HEAT/HE(AP/HEAT/HE)

穿深:258/340/68mm(258/310/68mm)

伤害:440/440/530(440/440/530)

主炮:122mm M62-T2(122mm M62-SD)

载弹量:30发(40发)

极速:43/-14km/h(40/-13km/h)

发动机功率:750hp(840hp)

车重:60.831t(69.298t)

推重比:12.33hp/t(12.12hp/t)

仰俯角:16/-6°(20/-8°)

履带系数:1.15/1.53/2.59(1.15/1.53/2.59)

血量:2500HP(2500HP)

视野:400m(390m)


所以说到底谁厉害?

从火力来看,ST-II赢在双管爆发与三扩系数,输在单发装填、缩圈时间与穿深。

从机动来看,IS-4以微弱优势胜出,但是ST-II的地形适应力更强。

从生存来看,两者都有相当可观的血量,不过IS-4的车体装甲对下碾压能力更强。

虽然这两者因为差异性难以分出上下,但是就综合力上来看,果然还是加强后的IS-4更好,ST-II的价值果然还是在于双管和大头。

(这么一说,如果IS-4真按这样的加强的话,ST-II反而就成了重坦垫底?那太惨了,寄托了WG的希望诞生,结果没多久就得为苏系其他强者背上苏重诅咒的负担,悲)

但是考虑到这个方案还没有落地,所以.....就现在来看,果然还是ST-II更好,万一这个加强计划又被忘掉了的话,那么现在抓抓紧紧练出IS-4也是多此一举,如果真的想玩IS-4,会在乎他现在是强是弱吗?想玩就练出来,反正最后的目标都是全系全开。


后话

该次加强计划有有没有其他苏系车的份?

有还是有的。

IS-4/ST-I/KV-4的122mm D-25T弹种AP/APCR/HE→APCR/HEAT/HE

IS-4/ST-I/KV-4的122mm D-25T穿深175/217/61→217/270/61

IS-3/IS-M/IS的122mm D-25T炮塔旋转扩圈系数0.16→0.1

【高阶魔改过的D-25T再也不蛋疼了,相对好渡过一些了,个人认为该项改动对KV-4的影响最大,但是除了这三位,剩下的D-25T还是原装货,比如说IS-3、IS-M、KV-3和IS,嘛,用膝盖都能想的出来,如果IS-3的D-25T弄成这种强化款的话,谁还会用那个完全体的BL-9呢?如果IS-M的D-25T是这种魔改产品的话那得有多少人受苦?如果IS和KV-3的D-25T是这种强化型的话那七级不得乱了套?】

ST-I的装填时间13.2s→12s

ST-I的精度0.38→0.4

ST-I的火控稳定性增强,具体方案暂未公布

【大头的改动很少,看来已经是放弃治疗了】

KV-4的122mm D-25T装填时间12.1s→12s

KV-4的122mm D-25T缩圈时间3.4s→3s

KV-4的122mm D-25T精度0.46→0.44

KV-4的107mm ZiS-24装填时间10.3s→9s

KV-4的107mm ZiS-24缩圈时间2.9s→2.3s

KV-4的107mm ZiS-24精度0.38→0.36

KV-4的火控稳定性增强,具体方案未公布

KV-4的炮盾结构优化,具体方案未公布

【看来KV-4的弱势是真的被重视了,他背负的债太多了,是时候放下了】

KV-3的122mm D-25T缩圈时间3.4s→3.1s

KV-3的122mm D-25T精度0.46→0.44

KV-3的炮盾结构优化,具体方案未公布

【KV-3的主力近距离肉搏定位更加清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