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读书连载:客体关系理论

做心理咨询,有人说她是客体关系派,今天来看看客体关系理论!

自我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驱力(即性欲与攻击性)是首要的,相对地,客体关系是次要的(精神分析书写有一个既定但也许是不幸的传统:用客体这个词来意指人。

尽管客体的讲法多少带点贬损的意味,但为了维持一贯性与清晰度,我还是沿用这个词)。也就是说,婴儿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在驱力的压力下释放张力。

另一方面,客体关系理论则主张驱力是在关系的脉络中涌现(例如,婴儿—母亲的关系配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割离。有些客体理论家甚至暗示,驱力主要是朝向对客体的追寻,而非减轻张力。

心理学读书连载:客体关系理论


用最简单的话说,客体关系理论涵盖了一种转化的过程,也就是要把人际关系转为内在的关系表征。

在小孩成长过程中,他们不只是内化一个客体或人而己,而是将整个关系都内化。正面的、爱的经验原型是在婴儿的养育时期形成的,这个原型包括一个自体(受抚育的婴儿)的正面经验,一个客体(关注、照护的母亲)的正面经验,以及一个正面的情感经验(喜乐、满足)。

当饥饿感来袭、而婴儿的母亲又非触手可及的时候,负面的原型经验就发生了,包括一个自体(受挫的、有所求的婴儿)的负面经验,一个漠视的、让人挫折的客体(遥不可及的母亲),以及愤怒或是恐惧的负面经验。

最后,这两种原型被内化为两组对立的客体关系,两者都包含一个自体表征,一个客体表征,以及自体与客体两者之间的情感连结。

心理学读书连载:客体关系理论

婴儿将母亲内化,通常被称为内射,肇始于那些在母亲哺育婴儿时伴随出现的生理感觉,但是要等到内、外之间的界线发展出来后,这种内化才可能有意义。

差不多在第十六个月大时,对母亲的片段意象渐渐整合成持久的心理表征,而同时间一个持久的自体表征也形成,一开始是一个身体性的表征,之后才是一个属于婴儿的感觉与经验的汇集体。

被内射的客体不必然跟真正的外在客体有关,例如,一个没法在婴儿肚子饿时马上喂他的妈妈,可能只是忙于照顾婴儿的某个兄姐,但她就会被婴儿经验与内射为有敌意、拒绝他与遥不可及的。客体关系理论承认,真正的客体与内化的客体表征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

心理学读书连载:客体关系理论


对于冲突,客体关系理论也抱持与自我心理学理论不同的看法。无意识冲突不只是冲动与防御之间的挣扎,它也是内在客体关系单元之组合,在互相对立时彼此所发生的冲撞。

换句话说,在某个时间点上,自体表征、客体表征与情绪的不同群集彼此互相竞争着,争夺在内在客体关系之心灵舞台上的核心位置。

在内化客体关系时,总是涉及把自我分裂成不同的无意识次组织,这些次组织可分成两大类:

一、自我的次主体组织,也就是某些自我面向,在这些自我面向中,人们较能将感受与想法体验为自己的;以及二、自我的次客体组织,经由它们产生了各种意义,但所遵循的模式是经由某些自我面向对客体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是如此地彻底,以至于人原本的自我感可以近乎完全消失。

这种模型清楚地表现出佛洛伊德超我概念的影响,超我经常被体验成好像是一种外来实体一样(也就是说,一个自我的次客体组织,监督着自我之次主体组织的所作所为)。

奥格登的模型也提供了一个从内在心灵回到人际互动的通道。在这个架构下,可以把移情看成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的其中之一——若非采取自我之主体分支的角色,就是将自我之客体分支的角色外化到治疗师身上。这个过程本章稍后会讨论到。

心理学读书连载:客体关系理论


延伸阅读

《弗洛伊德文集》《弗洛伊德传记》

电影《爱德华大夫》

精神分析治疗美剧《扪心问诊》

心理学读书连载:客体关系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