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当年曾受胯下之辱,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杀人无数,为啥不杀当年的那个无赖呢?

望天望地望着你


不可因小失大。韩信功成名就回到故乡,非但没有杀那个无赖反而让他升官发财。在韩信落魄对他有帮助的人都得到赏赐。

韩信年轻的时候,父母早死后,因为没有一技之长生活穷困潦倒,而韩信学的是兵家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那时有一位亭长觉得他不是凡人,韩信在亭长家蹭了几个月的伙食,却被亭长老婆看不过去,合计气跑了韩信。后来有一位老妇人见韩信饿的可怜,给了韩信一顿饭吃。后来有淮阴的屠户无赖挑衅韩信,叫嚣韩信杀了他不然就从胯下钻过去。韩信碍于秦法的严苛无奈的钻过去。

大汉建立后,韩信因功被封为楚王,再次回到家乡淮阴,找到那位亭长只给了他一百钱,找到那位给他一饭之恩的老妇人一百金。找到那位淮阴无赖,非但没有杀他,反而认为他是一条好汉,把他招进军队封他作为中尉的军官。正是通过那次胯下之辱,使韩信发奋图强,最终名列汉初三杰之一。


陆弃


韩信帮刘邦打天下时的杀伐和杀那个无赖有着本质区别。

1. 战争中的杀伐是不可避免的

有战争,必然就有伤亡。哪怕是仁义之师宋襄公再世,身处战场也要杀人的。既然战场上的杀伐是无可避免的,那韩信一生无败绩,杀的人当然可以堆成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是个杀人魔头,至少没有像白起、项羽那样一次就活埋了几十万人。

既然如此,韩信并不是见人就杀,那他也并非一定要杀掉那个无赖。

2. 从小就志向远大

当时,韩信身处逆境,食不果腹,常去别人那里蹭饭吃。时间一久,大家都很讨厌他,韩信得知后,只能悻悻离开。

后来,一洗绵的大娘见他可怜,连续提供饭菜于他几十天,韩信高兴之余,对大娘表示日后定要重重报答她。而大娘却认为他长得人高马大,却不思量谋生计养活自己。

韩信母亲死后,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寻找到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

无论多么贫穷,他不愿浪费时间在田间或屠场,韩信也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他先后追随项梁项羽叔侄及刘邦,只为了一日能大展宏图。当他得不到项羽的重用时,就改投刘邦,后一度离开刘邦也是因为得不到重用。

一粥一饭不能阻止他放弃梦想,一官半职也不能让他折腰。

3. 韩信心甘情愿地接受胯下之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与其说韩信受辱,不如说别人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性情更加坚忍,更坚定自己的梦想。所以,当众人笑看着他钻过别人的胯下时,又怎么会知道这是韩信故意受辱来激励自己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如今,韩信凯旋归来,不但不处罚那个羞辱过他的人,反而任用他做了中尉,人们皆认为韩信以德报怨,胸襟宽广,都对其心悦诚服。而这件事传扬出去,又成就了韩信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千古美名。


结语:是啊,杀一庸人无益于韩信半分,而受一胯下之辱却鞭策自己成就王侯功业。

这买卖,划算啊!您说呢?


我是“读春秋思无忌”,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谢谢!


读春秋思无忌


虽然我们从后世的眼光看韩信,他是一个千年难出的杰出军事家,谋战派的鼻祖,战无不胜的兵仙,然而再多的荣誉也无法掩盖韩信的内心,其实他更是一个有着战国遗风的武士。

春秋战国800余年的统治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最早的礼仪,秦始皇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世袭贵族政治时代,阶层固化,权力世袭,没有所谓的农民起义,也没有所谓的平民政治和官僚政治,政治权利全部都在世袭贵族手中。



要想理解韩信的行为,理解韩信为什么不杀污辱他的无赖,就得分析韩信的性格特点。

韩信无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他身无分文却喜欢佩带刀剑,他身材高大却从不参与劳动,他四处乞食却性格高傲,他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就是韩信。



这么看,你就比较好理解韩信的行为,韩信因为家道中落,家中没钱吃饭,因此四处乞求食物,因为他出身贵族,所以他并不参与劳动而养活自已,他觉得自已出身贵族就不应该劳动,春秋战国的阶层是相当固化的,出身为农,世代为农,出身为士,祖辈为士,这就是典型的战国遗风之一。

韩信虽然四处乞求食物,可他也是有自尊心和傲气的,他想的着是以后能够图报,春秋战国的养士之风非常盛行,战国四大公子每家都养着几千“士”,这些人养着是为了将来能有一用,但更多的“士”就是毫无用途,仅仅就是养着,韩信就是把自已当成“士”。



韩信想的是:我吃你的饭将来会报答你,但你不能污辱我。所以韩信会在将来发达当了齐王之后,仍然赏赐百钱给南昌亭长,一是还情,二是严正告知我韩信看不起你,这也是韩信身上的战国遗风之一。

而知恩图报就是韩信身上的战国遗风之三,韩信接收了漂母的饭食,在发达以后赏赐漂母百金,而南昌亭长只给百钱,这就是区别,知恩图报的区别。



韩信的知恩图报还体现在对待刘邦的态度上,正是因为韩信身上的这种战国遗风,所以在蒯通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时,他怎么也不肯,韩信拒绝蒯通自立时是这么说的:

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刘邦以国士礼遇优待韩信,韩信就用国士礼遇报答刘邦,这是韩信身上非常明显的战国遗风。



最后说到韩信为什么没有杀那个污辱他的无赖,反而让这个人在手下当官呢?

这同样是韩信身上的战国遗风,你可以理解为衣锦还乡、以德报怨。

这个污辱韩信的无赖存在就是韩信成功的最好证明,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还特意找到这位无赖,封他做官,而且还对身边的其他人说:

这是位壮士。当年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死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韩信不仅没有杀这个无赖,反而称对方是壮士,并且说自已当初不是不能杀他,是因为杀他没有意义,所以选择隐忍,所以今天我就成就了事业,从韩信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韩信的得意洋洋,听到了韩信的忍辱负重,听到了这个无赖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韩信的伟大,这样的人,韩信当然不会杀,当然要留着,这简直是活证明啊!



所以,当有人看到这个无赖时,身边就有其他人指着无赖对另外的人说:看,这就是当年污辱大王的无赖,大王当年没有杀他,忍辱负重,成就功名,现在大王不仅没有杀这个无赖,还封了个官给这个无赖,我们大王真是了不起!

是不是感觉更加衬托韩信的高大上,没错,这也是韩信想要的效果,这么想就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