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距今大约四千六百余年,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战争。

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涿鹿之战成为中华民族在奠基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本文,剥离神话色彩,结合历史文献,还原史实,为大家带来最真实的涿鹿之战。

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时候,中华大地上的原始部落已经十分兴盛,仅黄河中游和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它们之间,或者因通婚而互相融合,或者因争夺生存地域而互相征战。慢慢地,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便吞并较弱的部落,一些大的部落集团就形成了。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其中以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神农氏的炎帝;一个是轩辕氏黄帝。据说他们两人都是少典氏部落和有氏部落通婚后生的。炎帝的部落在姜水流域,而黄帝则在姬水流域。这传说是姜氏和姬氏的由来。最后一个则是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

炎黄同宗同源,又称夏族;九黎部落史称黎族。夏黎两族均发展到了今河南中部,夏族在北,黎族在南。双方为争夺土地资源,时常发生争端。时间一长,矛盾突显,最后演变为两族的大规模战斗。

交战前夏族共主是炎帝榆罔,但此时所处的时代,正是夏族自相纷争,应接不暇,实力衰弱的时候。史称"神农世衰"。(出自《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这时的黎族却是空前团结,相传蚩尤能够领导八十一个兄弟氏族一起征战。夏族的动荡对于黎族来说正是天赐良机,蚩尤毅然决定率领黎族进攻榆罔。(出自《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空桑在今山东北部,伐空桑就是伐炎帝榆罔。)蚩尤击败炎帝榆罔后,蚩尤进入了夏族领域,自称为炎帝。(出自《逸周书·史记解》:"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号炎帝,亦曰阪泉氏。")

这个时候夏族才如梦方醒,夏族中的一个氏族首领黄帝十分愤怒,奋起号召夏族各氏族团结起来一致抵御外敌。这就是传说中说黄帝征师诸侯的来源。

黎族根据地在长江中游,这些地区矿产较多,黎族在用火焚林的时候,会烧到表矿,后来发现矿物和石器比起来更为坚固、锋利,于是就用矿物来制作武器了。(出自《管子·地数篇》:"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因此黎族这个时候已经能够制造金属兵器,而夏族还处于石器兵器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说黎族是占据优势的。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黄帝了解到黎族使用铜兵,并且人多势众,正面打起来十分困难。但黎族从南方过来,对于北方的气候、地形不是很了解。于是黄帝针对黎族的这个弱点制定了战术。就是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的方法,把黎族诱引到陌生的环境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天候和黎族打持久战。趁蚩尤部族疲惫不堪、战力衰退的时候,和他一决高下。通过这样的战法,黄帝在五千年前就创造了历史上后退决战大获全胜的典型战例。

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河南省中部相遇,蚩尤兵器占优且人多势众,双方初步交战,黄帝部落吃了个小亏。随后,黄帝采取了"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的战术,主动向北后退,蚩尤部族占据优势,士气旺盛,立即跟踪追击。

当蚩尤部族追击黄帝部族进入河北平原后,环境生疏、气候不适;且随着时间推移,食物也日渐缺乏,伤亡损耗也得不到补充,士气日渐低落。

在到达河北省北部后,蚩尤部族因为长距离的奔驰,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衰弱。此时黄帝部族却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可以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形对蚩尤发起攻击,客观上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黄帝最终选择在涿鹿(今河北省涿县)一带,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时机。这一天,狂风大作,尘沙遮蔽了天日。蚩尤部族在这样的气候下,分不清方向,惶恐不安。而黄帝部族却利用指南车指示方向,向蚩尤部族发起了进攻,一举将其击溃,首领蚩尤被击杀,黎族部族随即溃散。黎族受到重创,此战之后,黎族失去了领导人物,致使全族分散于中原各地,并逐渐被夏族同化。《尚书·尧典》所记载的黎民,就是涿鹿之战后黎族散步在中原各地的情况。

涿鹿之战以黄帝部落的大获全胜落下帷幕。黄帝乘胜入主中原,取得了夏族各部族的拥戴,声威达到了顶点,被尊为共主。(出自《辞海·附录·中外历代大事年表》)

上古时代华夏的奠基之战你真的了解吗?

黄帝后来带领夏族继续四处用兵,四方部族都臣服于夏族之下。(出自《史记》:"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前征之,平者去之。")黄帝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夏族,就是被夏族同化。在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的同时,其人口也不断增多,这就是今天汉族人口之众多的重要渊源。

涿鹿之战对后世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雄才大略的轩辕黄帝带领夏族对蚩尤进行反击,那么很有可能黎族会成为中原的主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会因此改写,后世汉族是否能成为华夏的主体民族也就不得而知了。

涿鹿之战后,夏族在黄帝的领导下,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开始了建造房屋,制作衣服,并结绳记事有了文字。夏族开始原始野蛮生活进入了文明时代。

此时夏族文明远超周边各族,使得周边各族闻风向幕,为华夏大地上各民族逐渐同化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一件绝无仅有的大事。

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此后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客观分析,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关注我,大家一起交流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