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真實場景,實現陪伴訴求,在吃播中是如何體現的?

大家好,粉絲觀看直播的過程、粉絲髮彈幕或打賞的過程、主播與粉絲的聊天過程,都是一次傳播過程,在這些過程中,雙方相互影響並獲得相應的滿足,獲得的滿足越充分,表示傳播效果越好,而傳播效果則反應了此次傳播的價值。"吃播"中主播與粉絲的互動也是一次傳播過程,主播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符號影響粉絲,在滿足粉絲需求的同時,獲得自我價值的提升;粉絲通過彈幕和打賞與主播進行互動,同時也獲得了自身的需求滿足。

營造真實場景,實現陪伴訴求,在吃播中是如何體現的?

孤獨和無聊是推進"吃播熱"的重要因素,用網絡上的狂歡來彌補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是目前"空巢青年"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網絡科技的發展與網絡內容的豐富,使粉絲只要坐在電腦前,就能完成基本的社交活動與生活剛需。但是在互聯網上,最基本的社交活動一般都由網絡符號實現,例如文字、圖片等,參加的社群也以互聯網構建出的虛擬社群為主,這種方式會大大削弱人們的情感表達和群體歸屬感。

營造真實場景,實現陪伴訴求,在吃播中是如何體現的?

與虛擬社群不同的是,網絡直播的場景是對真實世界的影像呈現,是建立在真實的物質場景之上的,這對於粉絲而言更具接近性與真實性,而這種真實性比虛擬社群更能排遣粉絲的孤獨。 陪伴是媒介補償性用途的一種形式,在所有網絡直播中,"吃播"的陪伴功能又更為凸顯。試想一下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吃飯場景,我們會與自己熟悉的家人或朋友坐在同一張餐桌就餐,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以最放鬆的姿態享用美食,這時的你不會感受到孤獨,似乎吃飯這一行為本身就該是愉悅的,有人陪伴的。

營造真實場景,實現陪伴訴求,在吃播中是如何體現的?

但是當你獨自生活在大城市,下班後獨自回到家,一個人坐在餐桌前吃一人食,此時心理的落差就會放大孤獨感。而"吃播"剛好提供了一個尋找群體的渠道,不僅替大家營造了"群體觀影"的場景,還通過"虛擬飯局"的構建,使粉絲獲得的陪伴感大大提升。儘可能地接近真實場景並不僅僅表示用攝像頭將現實場景遷移到電子設備上,而是要求主播主觀性地營造真實場景,使粉絲獲得精神上的陪伴與滿足。

營造真實場景,實現陪伴訴求,在吃播中是如何體現的?

首先主播需要選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直播,即粉絲孤獨感最強烈的時候,"吃播"的時長往往較長,人們在平時很少會抽出這麼多時間來觀看一整期直播,除非是在自己吃飯時,可以與主播的吃飯行為同時進行,並起到陪伴效果。鏡頭構建出了一個密閉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一張餐桌聯繫著屏幕中的主播與屏幕外的粉絲,面對面就餐的場景甚是親切,為了使場景無限接近真實,主播不需要穿禮服出鏡,不需要有獨特的才藝,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是最真實的餐桌場景。

營造真實場景,實現陪伴訴求,在吃播中是如何體現的?

如"大胃王朵一"穿搭甜美,建構出乖巧的自我形象,多選擇在餐廳或家中的客廳進行直播,背景簡潔乾淨,畫面內容以主播、餐桌、食物為主,呈現出一個鄰家女孩陪你吃家常菜的即視感,將"虛擬飯局"營造出人情味、真實感。主播就是需要掌控主導地位,包括對自身形象的準確定位,對內容的精準傳播,對粉絲的行為習慣瞭解,以及挖掘粉絲的心理特徵。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