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法:中小賣家微商代購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無論官媒怎麼宣傳這是個政策利好,規範優化了經營環境等等(很多微商還把它當成了自己正名轉正的機會),對於大多數中小賣家以及微商代購來說面對的問題要遠遠多於他帶來的好處,更麻煩的是還有十幾天《電子商務法》就要正式實施了,很多人對它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應對。如果你沒有時間精力去研究法律原文,今天就聽我把重點以及應對之道聊上那麼一聊。

電子商務法:中小賣家微商代購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首先一點,營業執照必須要辦,或早或晚,早準備要遠遠好過措手不及,這一步就會淘汰不少無心專業經營的小賣家。從這一點講經營環境確實淨化了,不過是通過犧牲相當一部分末端小賣家實現的。

《電子商務法》規定只要你是電子商務經營者,無論淘寶、微商、代購都要去辦相關的市場登記,辦理公司營業執照或個體工商戶手續。儘管淘寶平臺現在還沒有強制要求你上傳營業執照,這個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畢竟再牛的平臺也不能跟國家法律對抗,當然有一點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個體工商戶營業資質還是相當容易辦下來的。(申請執照的時候 你的店鋪就是你的經營地址)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些情況是不必登記的。(當然有例外就有可以運作的空間)

1、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比如你家養的雞跟雞下的雞蛋,你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就可以不登記,那麼你就可以想想自己的經營產品是否可以往這一塊靠攏。

2、家庭手工品,例如你自己織的毛衣,畫的畫寫的字都可以不登記銷售。(在有明確的品類規定之前很多東西都可以說是家庭手工品)

3、手工藝、技個人能、幫別人做服務、勞務輸出等,如果不是常態化或是很大銷量的,零星的小額交易都是不需要的(這個條款底層小賣家可以利用下)

4、個人銷售的農產品銷量不是特別巨大(這個也很有彈性)也不用登記。

隨著立法規範這個範圍將來也會有比較詳細的法律解釋,比如月銷量低於多少萬元的不用登記,上邊的規則也會細化到 哪些具體的情況必須登記 哪些可以不登記。總之核心衡量原則肯定是體量。

其次 辦營業執照肯定不是問題最關鍵的核心,也不是國家賣家最關心的所在,我想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我辦了營業執照規範經營了 稅怎麼交。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19年1月1日之前的銷售額 應該不會再要求補稅了,之後的怎麼交呢?

這個繳納辦法跟實體基本一樣,每個月都有去報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跟小規模納稅人。

1, 一般納稅人按照開票金額交稅。

2, 小規模納稅人有的是定稅,每個月固定交多少錢的稅,有的是按財務報稅,比如按3%或5%的稅率,需要多跟稅務局溝通下,儘量把自己的困難都擺出來,爭取一個比較優惠的稅率。

3, 已經是公司的比如天貓企業店等就按原來的就可以沒有什麼改變。

說清楚了這兩點其他的就影響比較小了 簡單羅列一下就可以了

一、刷單入刑了,可以偶爾找人幫忙,但是千萬不要去組織刷單,風險很大。

二、營業執照跟天貓一樣要公示出來

三、搭配銷售不能涉嫌強制搭配銷售,比如用買家必須買的東西搭配他不那麼需要的東西。

四、押金要方便退還,既包括平臺對賣家也包括賣家對買家。

五、平臺自營要公平競爭,不能搞特殊,這估計是電商法對三方賣家最大的利好了

六、保護好用戶隱私,保證信息安全,這個早就有不過是以法律條文規定下來而已

七、交易信息要保存三年

還有一些點主要是針對平臺的,他們自有法務去處理跟我們也不相關 我就不囉嗦了。

Ps:其實受電商法衝擊最大的還是微商跟海外代購,畢竟平臺電商之前還有平臺規則約束,現在只是約束更強了而已,類似微商跟代購這種純游擊戰的賣家更要好好看看電商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