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可有很多人并没有完整的读过《堂吉诃德》这部小说,但是提起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却少有人不知晓。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非常成功的文学形象,

在西方,人们把他和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为三个最杰出的典型。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尽管,塞万提斯并没有在小说中对这个人物进行细致的肖像刻画,但是这位西班牙乡绅的形象却是深入人心,成为一个行动大于思想的典型人文主义者存在。

《堂吉诃德》在面世之初并没有被作为严肃文学看待,当时,它风靡的理由在于人们将这部小说看作是一个逗人发笑的滑稽故事,小贩叫卖的通俗读物。相应的作为《堂吉诃德》主人公的堂吉诃德在那是的读者的眼中也是一个疯子形象,是世人眼中滑稽的小丑,是一个滑稽夸张的反面角色。

读者最初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疯癫的西班牙老乡绅,家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管家和二十多岁的侄女,依靠着没落的家业过活,闲来阅读骑士小说他却是对骑士小说入了迷。

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老头子,竟然真的将自己看作了一个骑士,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骑上家中瘦弱的老马称其为"驽骍难得",用硬纸板做面甲,拉上邻居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把邻村的姑娘阿托莎˙托波索想象成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绝色,授予她杜尔西内亚˙托波索的公主称号,去做了游侠。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他幻想着做一个游侠骑士,干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和他所熟悉的书中的英雄骑士比高低。他想入非非地要去与掳掠和霸占公主的巨人们搏斗,从而大显身手,声振皇宫,名扬天下。那时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们赞誉他是一位周游世界的最勇敢、最果断的骑士。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世人对于堂吉诃德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最初的疯癫的骑士疯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超出塞万提斯写作初衷的意义。

《堂吉诃德》的上下两部分别出版于1605年和1615年,这是离骑士消失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堂吉诃德的骑士梦是难以实现的,他奉行骑士道的行为也是世人难以理解,显得荒谬可笑。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德》的初衷是反骑士小说,讽刺骑士道,这也符合17世纪正处于衰微阶段的西班牙现实。

西班牙经过光复战争,颠覆和驱逐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又依靠其庞大的骑士队伍,雄霸欧洲,远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黄金世纪"。《堂吉诃德》出版时,斐利普三世刚刚即位不久,西班牙文学正当黄金时代,西班牙的文学也繁荣起来,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和戏剧等各个流派争奇斗艳,骑士小说也风靡一时。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骑士文学产生之初所包含的对个体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反抗压迫者的勇敢精神,对于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促进人性的解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热武器出现,骑士文学逐渐显得不合时宜走向庸俗化。在15世纪时,甚至出现了一批曲解滥用骑士道的强盗骑士打家劫舍,杀人越货。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这样的背景下,塞万提斯写作了《堂吉诃德》,希望彻底摧毁骑士文化的阵地——骑士小说。西班牙王朝在经历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歼灭后由盛极转入衰微,随着海上霸主地位的丧失,西班牙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

此时整个世界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孕育期,资产阶级崛起,要求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社会。但是在西班牙国内仍然是个很强的专制政权,资产阶级刚刚兴起。尽管经过早期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使得西班牙实际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资本积累,但大部分财富都被掌握在王室手中,封建贵族已经没有力量和王室对抗。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由于资产的匮乏,封建贵族并没有顺利的完成想资产阶级的转化,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小贵族和绅士地主阶级没落,失去作用。这个时期已经没有封建贵族之间争夺霸权的战争需要他们参加,地位低微尴尬,不能到朝廷上做官,又属于剥削阶级,只能靠家产过活。

我们的主人公就出身于这个没落的阶级,对骑士小说着了迷,一心想要做个游侠骑士,建功立业,实现所谓的"黄金时代"。

希望发扬奉行骑士道,从而将社会带入黄金时代,这显然是脱离实际的,从而显得荒谬可笑,长期以来,西班牙人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正是这样理解的。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堂吉诃德这个人物最早受到认识是在英国,英国早期的读者也将堂吉诃德看作可笑的疯子,但英国小说家斐尔丁强调了堂吉诃德的正面性。

他在《咖啡店的政治家》剧本中提到:"世人多半都是疯子,他们和堂吉诃德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疯的种类而已。"

在他的眼里,堂吉诃德从一个被讽刺的对象,转变为一个讽刺者。以自己的标新立异的行为,讽刺世人在世俗社会中表现出来的视之为常的虚伪道德的荒谬。在这样的语境下,堂吉诃德反而成了世人中的清醒者,被愚昧的世人所嘲笑取乐,显得讽刺意味十足。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法国作家在引进堂吉诃德时,就将这位西班牙骑士改装成了法国绅士从未引进法国社会。在寇列尔支的眼里,堂吉诃德的疯狂,更多的原因在于他过于纯粹的理性原则和世俗道德的不合,而在不合中,他放弃了自我感受的认同,选择奉行自己理性,并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在新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堂吉诃德的呢?这期间的堂吉诃德对于现实社会又有怎样的理解呢?我们不妨撇开成见,亲见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从《堂吉诃德》中来认识他。

根据前文,我们可知塞万提斯之所以写作《堂吉诃德》的原因在于,批判骑士文化,摧毁骑士小说。

堂吉诃德出身于没落的小贵族,属于剥削阶级,不会劳动,依靠着家产过活,在闲暇时,阅读骑士小说入了迷,从而脱离现实,把书中所奉行的骑士道视作真理,一心想要惩奸除恶、扬名立万。

这样与现实的脱离,使得他成为世人眼中的疯子。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堂吉诃德又不单单是一个疯子,我们细细考察他所奉行的骑士道,会发现属于堂吉诃德的哲学。

堂吉诃德的骑士道的任务是扶助困苦被压迫的人,在他眼中,信奉骑士道,需要精通各个学科,包罗万象,还要有各种琐细的本事,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坚守各种美德。

"他必须对上帝和他的意中人忠信不渝;他的心念应当纯洁;谈吐应当斯文;做事应当慷慨;行为应当勇敢;困难的时候该忍耐;对穷苦的人应该仁爱;最后一点,他应该坚持真理,即使牺牲性命,真理必须维护。这些大大小小的品德造成一个真正的游侠骑士。"

他所信奉的骑士道并不是荒谬可笑的把戏,也不是简简单单可以坐享其成的甜蜜任务。

"游侠骑士必须去探索每一个隐蔽的角落,走进最曲折难通的道路,随时须把千难万难的事情担当起来。他在荒山僻野里得忍受大暑天毒太阳的曝晒,忍受冬天风霜的凌虐。狮子不能使他畏怯,妖魔不能使他惧怕,毒龙不能使他恐怖。他主要的真正的任务就是要寻觅这些东西,跟他们搏斗,把他们通通征服。"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骑士道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更何况堂吉诃德立誓去践行它时,这个社会背景已经消弭,他在世人的不认同中,坐着世人所艰难的尝试。令人感到可笑的是他与现实世界不容,妄图把这个社会带回倒退或超前的理想社会中去的梦想,但同时他的坚持却是我们如今时代的意义。

在堂吉诃德的世界里,在个骑士的世界里,唯一支撑着他奉行骑士道,坚守高尚道德的信念是他的意中人,堂吉诃德的意中人是邻村的一位姑娘,实际他与她素未相识,他只是按照骑士道的传统,将她奉为自己的意中人,是天下第一绝色。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但这其中的信念却是发人深省的,他将杜尔西内亚的美貌当作信念来崇拜,曾有客贩向他要杜尔西内亚的照片看看,堂吉诃德说:"瞧了相片,承认一桩显而易见的事实没有什么稀罕。要紧的是不用亲眼目见,就相信这点真理,而且坚持这点真理。"而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感,支撑他奉行骑士道,去坚持令世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信念

这也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缺失的。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情前,总是先问我从中能获得什么?在其中遇到苦难后,第一想法必定会是后退,而非是一往无前。信念与坚持,这个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当然我们不是说,我们要做事不问目的,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于个人而言,是要有目标,以此作为信念,少一些对于当下此时的身边物质利益的考量,更多的关心长远的理想与目标;于社会而言,我们更需要多些不问为什么的坚持,很多事情看来没有眼前利益,但却造福子孙后代,推动这个人类社会的迈进。

《堂吉诃德》|是疯子还是英雄?是无畏生活的勇敢精神

堂吉诃德的身上的骑士精神也正是塞万提斯一生的影射,塞万提斯一生困顿,曾经多次参加战争,在战斗中,他重视变现出勇敢的精神。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对于困难的勇敢,塞万提斯将自己这些精神全都给了堂吉诃德。

尽管堂吉诃德这个人物是可笑的,但是,他面对现实的勇敢精神,敢于执行梦想的实践精神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也是这个人物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德].米格尔˙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阿之. 《我是堂吉诃德》:疲惫囚徒的英雄梦想[N]. 北京日报,2017-07-20(015).

[3]杨绛.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J].文学评论,1964(03):63-84.

[4]张雨.疯癫的人文主义奇葩——哈姆雷特与堂吉柯德人文主义诠释[J].群文天地,2012(04):99.

[5]饶玮.浅析堂吉诃德形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8):22-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