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书先生借对联调侃一女子,女子对出下联,真是绝了

对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逢年过节家家都会贴上吉祥话寓意未来更好,相比文章的长篇大论,对子更短小精悍,富有内涵。更能体现一个人才思敏捷,学富五车,受到文人雅士追捧,每逢佳节,好友聚会,互相切磋,可以显摆一下才华。游山玩水触景而发,增添生活情趣。


一教书先生借对联调侃一女子,女子对出下联,真是绝了

话说在宋代有一教书先生,外出游玩,一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心情大好,顺着山间小径走到一条小溪边,只见潺潺的的溪水边有一女子,正座在木桥上淘米,先生见女子长的婀娜多姿,容貌娇美,自恃读过几本书,有些文彩,想调戏一番。遂念道:
一教书先生借对联调侃一女子,女子对出下联,真是绝了

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添女便是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这本是出自诸葛亮怒怼周瑜的一幅拆子对,只是把后两句改了,先生念完洋洋得意,把少女比做阿娇。女子听完不禁满脸羞红,心想这是在明目张胆戏弄于我,最见不得这种轻薄狂妄之徒,得好好教训教训他,随口道出下联:
一教书先生借对联调侃一女子,女子对出下联,真是绝了

下联:有米也念粮,没米也念粮,去掉粮边米,添女念着娘。世人皆敬母,那有儿戏娘

本想借机调戏这女子,却被女子骂为不孝儿,还少了一辈,对子对的工整,骂人不带脏字,真是神来之笔,先生听完尴尬无比,自己竟比不上一个山村女子,真是高手在民间。
一教书先生借对联调侃一女子,女子对出下联,真是绝了

先生越想越气,自己的书都白读了,转眼来到一村庄,见一妇人带双胞胎儿子在玩耍,忽计上心来,想你们不会个个都是高手,笑道:

上联:那是先生子,那是后生儿
一教书先生借对联调侃一女子,女子对出下联,真是绝了

听起来好象也没毛病,就是问那个是哥,那个是弟,可妇人细思不对,心中有怒却又不好发作,因为对子没毛病,看教书先生洋洋自得的样,一时又想不出怎么对?你能帮妇人出一下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