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綠色”——從中國華能轉型升級看我國能源發展新趨勢-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題:走向“綠色”——從中國華能轉型升級看我國能源發展新趨勢

新華社記者劉羊暘

今年9月,隨著43號風機葉輪組件與機艙精準對接,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風電II項目首臺風機順利吊裝完成。該項目計劃2021年完成全容量併網發電,投產後預計年上網電量約7.7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可節約標煤23.5萬噸,減少汙染物排放2600噸。

“大連莊河風電場對探索高緯度區域海上風場建設,推動風電技術革新具有重要意義,將為集團公司推進‘兩線’‘兩化’戰略佈局,實現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說。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高,可再生能源裝機快速增長。

中國華能把踐行能源革命、助力生態文明作為企業使命,逐步形成了“電為核心、多能協同、創新引領、金融支持、全球佈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目標定位。

“我國能源發展正向綠色、高質量邁進。加快綠色轉型,是中國華能立足自身實際、主動順應能源轉型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舒印彪表示,中國華能圍繞能源轉型升級實施“兩線”“兩化”戰略:在我國三北地區(北線)和東部沿海省份(東線)打造大型規模化、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能源基地。

實施“兩線”“兩化”戰略一年來,中國華能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山西芮城西陌、江蘇泗洪、吉林通榆水龍山等新能源項目相繼併網發電,今年新增新能源併網容量同比增長39.6%。

在東線,中國華能大力推進海上風電發展,助力東部能源轉型。旋轉流潮汐海域風電、灌雲海上風電項目和大豐二期10萬千瓦海上風電相繼併網發電;南通重型燃機創新示範項目獲得核准,東莞燃機正式投入商運。

在北線,風光煤電輸用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建設按下啟動鍵。依託特高壓輸送通道起點,變輸煤為輸電,實現規模化開發、智能化運維、集約化經營。在甘肅,隴東能源基地確定列入國家能源電力規劃;在內蒙古,一批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提速。

“中國華能堅持新發展理念,將繼續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堅持把新能源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確保到2025年底,公司低碳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50%以上。”舒印彪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佈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明確,到2030年,我國新增能源需求將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滿足。未來,我國將持續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方向轉型。

隨著新一輪能源革命和數字技術不斷融合,能源供應模式、消費結構及產業生態加速變革,能源發展格局深度調整。我國能源企業抓住數字化帶來的新機遇,把科技創新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提升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中國華能聚焦電力網絡安全、海上風電關鍵核心技術等難題,加大“卡脖子”技術攻關力度。

以科技創新賦能環保產業,中國華能成立華能長江環保科技公司,發揮科技優勢,調動環保技術資源。華能城市廢棄物前置乾燥炭化處理技術、汙泥加壓熱水解技術、循環流化床鍋爐固廢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在多個城市電廠落地,對於傳統煤電轉型以及城市汙染物處理具有積極的示範作用。

舒印彪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華能將繼續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多元發展方針,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新能源,積極發展水電,加快發展核電,提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