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前言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病毒由蛋白質衣殼及其包裹的遺傳物質組成,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生命形態。植物病毒通過將自身的遺傳物質導入植物細胞,引起植物體新陳代謝的異常,導致植物病毒病的發生。隨著大規模種苗調運、耕作制度改變等因素的影響,植物病毒病有加重發生的趨勢。多種植物病毒,如菸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等侵染農作物,能夠侵染多種農作物引發植物病毒病害,每年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植物栽培過程中都出現病毒病,是廣大種植戶最為頭痛的病症,感染病毒後表現植株黃化、花葉、壞死、畸形等症狀。常發生的病毒都是有哪些,怎樣防治病毒病?我們分析一下吧。

什麼是植物病毒病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須在寄主細胞內營寄生生活,轉化性強,某一種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種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數為害廣泛。一般植物病毒只有在寄主活體內才具有活性;僅少數植物病毒可在病株殘體中保持活性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也有少數植物病毒可在昆蟲活體內存活或增殖。 植物病毒在寄主細胞中進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質外殼的複製,組成新的病毒粒體。植物病毒粒體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細胞間轉移速度很慢,而在維管束中則可隨植物的營養流動方向而迅速轉移,使植物周身發病。

不同病毒感染類型

  • 菸草花葉病毒:寄主較多,可在多類植物上進行寄生侵染。在菸草及茄科植物上感染較多。植株染病後,幼嫩葉片側脈及支脈組織呈明脈半透明狀。葉脈兩側葉肉組織漸呈淡綠色。或葉片薄厚不勻,顏色黃綠相間,呈花葉狀。或大面積深褐色壞死斑,發病重的葉片皺縮、畸形、扭曲。或植株節間縮短,嚴重矮化,生長緩慢,不能正常開花結實。該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國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黃斑株系和珠斑等4個株系,因致病力差異及與其他病毒的複合侵染而造成症狀的多樣性。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 黃瓜花葉病毒(CMV):寄主範圍最多、分佈最廣、最具經濟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CMV可侵染36科雙子葉植物和4科單子葉植黃瓜花葉病毒(CMV)物約124種植物。可通過蚜蟲和摩擦傳播,有60多種蚜蟲可傳播該病毒。多全株發病,葉面形成黃綠相間的斑駁,但不如菸草普通花葉病毒多而典型。在中下部葉上常出現沿主側脈的褐色壞死斑,或沿葉脈出現對稱的深褐色的閃電狀壞死斑紋。 病葉小,略皺縮,嚴重的葉反捲,病株下部葉片逐漸黃枯。果實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發病重的節間短縮,簇生小葉,萎縮枯死。發病初期表現"明脈"症狀。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 甜瓜花葉病毒(MMV):該病毒寄主範圍較窄,只侵染葫蘆科植物。症狀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心葉出現明脈,後發展為花葉或深綠色病斑、畸形,乾旱時病葉縮小,瓜蔓失去結果能力。第二種是黃化型,在葉片上初為褪綠黃斑,後轉為斑駁花葉,葉變黃、變厚,葉脈突出,葉緣呈鋸齒形,株形矮縮,節間短。第三種是壞死型,葉片上產生系統的不規則的壞死褪綠斑點和條斑,嚴重時植株矮化。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 菜豆金色花葉病毒:主要侵染雙子葉植物。該屬共有76個確定種和8個暫定種。番茄黃化曲化病毒(TY)、菸草曲葉病毒皆為雙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葉病毒屬病毒,在自然條件下只能由煙粉蝨以持久方式傳播,是一類具有孿生顆粒形態的植物DNA 病毒,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危害菸草、番茄、南瓜、木薯、棉花等重要經濟作物。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侵染與傳播的主要途徑

植物病毒除借帶毒的繁殖材料如接穗、鱗莖、塊根、塊莖等傳播外,主要是通過昆蟲,以及蟎類、土壤中的真菌、線蟲等媒介體,稱介體傳播。此外,花粉與種子可傳播瓜類及豆類植物的病毒,嫁接可傳播果樹病毒等,則稱非介體傳播。在自然界某種植物病毒通過一種或多種方式傳播,因植物病毒的種類不同而異。傳毒昆蟲以具刺吸式口器者為主,如蚜蟲、葉蟬、飛蝨、薊馬,白粉蝨等;僅少數具咀嚼式口器。它們在為害植物的同時將病毒從病株傳到健株上。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侵染後表現症狀類型

在植物上的病毒種類很多,植株往往多種病毒混合有感染。一般分為以下4種類型。

  • 1、花葉型:典型症狀是病葉、病果出現不規則退綠、濃綠與淡綠相間的斑駁,植株生長無明顯異常,但嚴重時病部除斑駁外,病葉和病果畸形皺縮,葉明脈,植株生長緩慢或矮化,結小果,果難以轉紅或致局部轉紅,僵化。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 2、黃化型:病葉變黃,嚴重時植株上部葉片全變黃色,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矮化並伴有明顯的落葉。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 3、壞死型:包括頂枯、斑駁壞死和條紋狀壞死。頂枯指植株枝杈頂端幼嫩部分變褐壞死,而其餘部分症狀不明顯;斑駁壞死可在葉片和果實上發生,病斑紅褐色或深褐色,不規則型,有時穿孔 或發展成黃褐色大斑,病斑周圍有一深綠色的環,葉片迅速黃化脫落;條紋狀壞死主要表現在枝 條上,病斑紅褐色,沿枝條上下擴展,得病部分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時整株枯乾。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 4、畸形型:表現為病葉增厚、變小或呈蕨葉狀,葉面皺縮.植株節間縮短,矮化,枝葉絲生呈叢簇狀。病果呈現深綠與淺綠相間的花斑,或黃綠相間的花斑,病果畸形,果面凸凹不平。病果易脫落。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植物病毒病害的化學防治方法

目前植物病毒病的防治還沒有找到非常有效的藥劑,田間生產中對於病毒病的防治,一般除採取治蟲防病、 加強田間管理等生態防治外,通常採用植物檢疫手段來嚴格控制各種途徑的病毒傳播,通過植物病毒的普查對感染病毒的植株進行隔離來控制病毒的擴散。現有抗病毒劑的作用機理主要是抑制病毒侵染、 抑制病毒增殖和誘導植物抗性,對病毒病的防治主要體現在早期預防作用,效果一般在40%~80%,而治療效果較差,現簡要介紹幾種代表性病毒防治藥劑。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1. 嗎胍·乙酸銅(鹽酸嗎啉胍4%+乙酸銅16%):能夠干擾病毒核酸和蛋白的合成,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在田間生產中,使用600~1 000倍液在病毒病發生初期施用,可以防治番茄、 辣椒、 茄子等花葉、條斑病,水稻、 玉米、 馬鈴薯等粗縮病、 花葉病、 黃化病等。
  2. 混脂·硫酸銅(混合脂肪酸22.8%+硫酸銅1.2%): 能誘導植物抗病基因表達,提高相關蛋白、 細胞分裂素等的含量,從而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田間使用劑量為600~800倍液,用於防治番茄、 辣椒、 菸草等作物病毒病。
  3. 寧南黴素(菌克毒克):寧南黴素是一種胞嘧啶核苷肽型廣譜抗生素殺菌劑,化 寧南黴素能夠破壞病毒粒體結構,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同時還能抑制真菌菌絲生長,因此除用於防治菸草、 辣椒、 蕃茄、 西瓜等作物病毒病,也用於防治大豆根腐病、 水稻白葉枯病、 小麥、 各種蔬菜、 花卉白粉病。田間噴霧防治病毒病,使用劑量為600~800倍液。
  4. 混合脂肪酸(83增抗劑):具有誘導植物抗病和刺激作物生長的雙重作用,具有較好的防病增產效果,可有效防治菸草花葉病毒病。田間使用劑量為60~100倍液,噴霧處理。
  5. 三氮唑核苷(病毒必克):核苷類抗病毒藥劑,劑型為3%水劑。在田間稀釋1 000倍,噴霧防治黃瓜病毒病。
  6. 氨基寡糖素:誘導植物產生抗病性,對多種植物病害有防治效果,對病毒病防效尤為突出,而且還有增產作用。劑型為0.5%水劑,400~600倍液噴霧防治菸草病毒病。
  7. 嘧肽黴素 :嘧肽黴素是從土壤中分離篩選出來的稀有鏈黴菌,能防治番茄、 辣椒、 菸草等作物病毒病,同時對瓜類白粉病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劑型為4%水劑,稀釋200~300倍噴霧防治番茄、 菸草等作物病毒病。
  8. 毒氟磷:毒氟磷為含氟氨基膦酸酯類病毒抑制劑,防治對象為菸草花葉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