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忙看一下是否是老瓷器?這是過去皇帝用的嗎?

用戶7001046258130


東西還行,是民國到解放初期的,說一下黃釉瓷器的鑑定方法.


清·大雅齋黃釉花卉筒瓶


黃釉,是以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錫為著色劑,在氧化氣氛中燒成的釉色,也稱鐵黃,最早出現在漢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漢代越窯青瓷器上多見一些釉色偏黃的製品,嚴格地說,這不屬於黃釉,仍屬於青釉,或稱為青釉中的青黃色釉。而在陝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要為綠釉陶器、褐釉陶器,偶見黃釉陶器。

  漢代黃釉多有雜質,還不是一種純正的黃釉,應該說可能僅僅是窯工們燒窯時因火候與配方的原因,偶爾出現的,屬於一種偶然窯變的產物。就是因為這偶然窯變的原因,漢代黃釉陶,就頗有歷史工藝價值。唐三彩、遼三彩上也有深淺不同的黃褐色釉,也屬於窯變之產物。

  黃釉還分低溫黃釉和高溫黃釉。瓷器上的高溫黃釉,多為普通的民窯製品;而瓷器上的低溫黃釉,多為官窯製品,非常珍貴。瓷器上純正的低溫黃釉,作為在燒成的瓷坯上兩次入窯燒成的裝飾釉,出現在明宣德年間。明成化、弘治黃釉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三代官窯黃釉精美,而乾隆後期黃釉則進入衰弱期。

  明弘治黃釉顏色較淺,稱為“嬌黃”,其器壁較薄,器底施白釉,白釉肥厚微呈綠色;器型多見直口盤,盤的曲度不大,為官窯器,器底有青花六字二排雙圈楷字款。

  明正德、嘉靖黃釉變深,為“鵝黃”和“麥芽黃”。比“麥芽黃”深者,又稱“蜜蠟黃”。除單色黃釉外,還出現以黃釉為地,在花紋上加施綠釉。這種綠彩圖案花紋大多在器胎上刻為圖案輪廓,再施綠彩,也有青花、礬紅並列一器的製品,如黃地黃花和礬紅地黃彩釉圖繪等製品,款識也為青花六字二排雙圈楷書款

  清代康熙黃釉釉質細而晶瑩,似雞油,故又稱“雞油黃”。康熙黃釉器出現黃釉胎子上加刻各種圖案花紋之工藝。圖案花紋燒成後隱現於黃釉內。同時還出現堆塑紋飾。如官窯器中的黃釉龍耳杯和堆塑的杯碟,頗為精細。

  清代雍正黃釉除承襲前朝有“雞油黃”的單色釉和黃地綠彩製品外,還出現了黃釉地施加粉彩的圖案。官窯典型器為黃地粉彩十六孩碗和加粉彩雲鶴雲彩盤、碗。清雍正還出現了“粉黃”,黃釉中含粉較重,色淺而失透。有的粉黃在淺黃色中微泛青色,猶如“雞蛋黃”,故又稱“蛋黃”。

  明清黃釉仿品仿明代施釉不肥而稀薄,露胎處無氧化鐵的黃褐色,有的則黃褐色呈微紅狀;仿清代康熙雞油黃施釉不均,釉色呈濃淡,有的泛現微青色,仿清代雍正粉黃釉質過厚,且多燒成橘皮狀,釉面出現細小點子凹入。

  新世紀前後新仿品總體特徵:仿清三代黃釉胎質過細如白粉狀,釉色比較嫩。仿明弘治黃釉胎骨偏重,黃釉器以青花為工業氧化鈷原料。滲入胎骨,仿民窯器,粗劣,仿官窯器,精細,但缺乏一種硬質之光澤。


能哥聊收藏


這個杯子是冒著極大風險燒製的,有收藏價值。


醉酒難聞934守護正義


您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恭喜您,這個小碗以黃色釉為底,以白、禇、綠彩繪畫出花朵、花枝、葉片。色彩鮮豔和諧,構圖自然舒朗,畫工精緻自然灑脫,整體氣息富麗華貴奪人眼目,碗底花押款。綜上所述,是清代康熙時期的素三彩,請小心收藏,距今已經300年左右。

關於您的第二個問題,這件瓷器雖然是黃地,但不是皇帝使用的,這件瓷器屬於民窯器物,而不是官窯。

這個小碗的專業名稱應該叫康熙素三彩花卉紋碗。

康熙素三彩繼承和發揚了明代成化、正德、嘉靖、萬曆的傳統工藝,在素胎上刻劃出紋飾輪廓線,再繪以圖案,塗施彩色釉地。因少用或不用紅彩,故稱“素三彩”。

黃地素三彩,是沿襲了明代萬曆時期的品種,從康熙開始直到清朝結束,歷代均有燒製。

您這件小碗品相不錯,可以好好收藏,請參考嘉德拍賣價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