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文∣云舒

本来想着春节放假暂停更新,但与往年相比,这个春节又实在与往年不同,于是有了这篇文字。

第一点不同是我所在的地区今年全部停放鞭炮。

说起鞭炮,想起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烟花爆竹源于火药,我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是我国古代文明之佐证。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在"丹经"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火药的成分和性质。

隋唐之际,火药发展成为供娱乐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烟火、烟花。隋炀帝有诗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宋朝的“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已具相当规模。每逢元宵佳节,达官巨贾竞相比美。从掌灯后不久直至更残漏尽。词人辛弃疾曾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词句,便是对它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南宋时期国内已开始举办多种大型烟花晚会,当时的许多烟花爆竹制作技术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烟花爆竹生产发展迅速,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产品的质量,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我们小的时候都有放鞭炮的经历,那种乐趣不亚于今天的孩子对于游戏的热爱。但是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居住人口的密集,为安全和环保的起见,鞭炮已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对于有鞭炮“情结”的我来说,虽然有点不舍,有点不适应,但是没有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的侵扰,没有由此引起的汽车的滴滴声,好像一个春节过下来,特别是除夕夜的晚上,吃得好,睡得香,安静祥和,感觉也不错,看来什么都是习惯,习惯了,就好了。

第二点不同是为战胜疫情,不串门拜年,不聚会,宅在家里过春节。


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这个春节,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蔓延,各地疫情防控的形式也越来越严峻,在有关部门还没有通知之前,我和家人商量后,就果断做出了不串门拜年的决定。

但是不串门不等于不拜年,当电话打给亲朋好友的时候,没想到大家的想法出奇地一致。

父亲的老战友兼同乡70多岁的金叔说:“这样好,我正担心你婶子这哮喘病,别说是新型病毒肺炎,就是普通感冒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灾难!”

我的老师也说:“这样电话拜年好,既避免了你们年轻人来回奔波劳碌,也省得我们老年人一波一波地应酬,都累!”

看来在大灾大疫面前,人们想法基本一致。


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就像有个朋友在朋友圈说的那样:国家有难,咱帮不了忙,也决不要添乱。坐在家里,也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只要全国一盘棋,我们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过去的难关!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可能不会像白衣战士那样战斗在一线,和病人一起同新型病毒作斗争,但是我们只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安心在家,照顾好自己,过一个清静祥和的春节,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或许有些朋友对于在家过节这样的方式不太习惯,感觉有点闷。那是你还不太适应这样独处的时光。

《夏目友人帐》有一句台词:“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宅在家里,照顾好自己,也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支援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殖期。利用好这一点,对于你的自身成长大有裨益的。

就拿我来说,我利用这几天难得的假期时光,为家人做出了一道道美食,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还看书,听新闻,抽空写东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总之,特殊时期,不出门或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照顾好自己,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春节,也挺好。


—END—

大家说说这几天都在家干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