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與諾貝爾獎不得不說的故事,不是沒有,時機未到罷了

每年十月,全球各地的人們總要把目光投向北歐的瑞典和挪威,關注從這裡誕生的當年度的諾貝爾大獎。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能有學者獲得諾貝爾獎,那就標誌著他們所在的行業領域在全世界處以領先地位。這也是我們國家對於諾貝爾獎一直以來的情結所在。

中國人與諾貝爾獎不得不說的故事,不是沒有,時機未到罷了

把中國歷史往前翻,可以發現我們的先輩中亦有翹楚,曾經有六名華裔科學家獲得過此獎,他們分別是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不過他們多是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一部《紅高粱》讓那個充滿血性與愛國情懷的山東高密東北鄉出現在全球人民的視線中 ;2015年屠呦呦又帶領她的團隊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關於青蒿素的研究她們功不可沒。可是近些年來中國的研究,科研,文學等各個領域都在快速發展,為什麼還是多次與諾貝爾失之交臂呢?

首先,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初始,我們國家當時正處於什麼狀態呢?那一年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恥辱的一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下,清政府還不作為,曾經的閉關鎖國政策給中國後來的外交也帶來了多重阻力。我們接受科學的時間比國外也晚了很多。學過初高中的歷史都有印象:從嚴復翻譯國外學者赫胥黎的《天演論》到五四時期陳獨秀,胡適等人倡導的“德先生”和“賽先生”,也即是民主和科學的指代。國外人對於中國當時的發展多少都帶有侵略者的眼光和不敬。再加上當時的諾貝爾獎的申請程序需要2000左右相關領域的人提供材料,當這個材料的消息被閉塞,路程被阻斷時,我們國家的人才當然難以入選。

中國人與諾貝爾獎不得不說的故事,不是沒有,時機未到罷了

其次,除了不可控的因素外,我們都明白沒有人可以一口吃成胖子,不管是科學家或者是文學家等,沒有日復一日的積累和鑽研,想要成功無異於白日做夢。一開始搞科研一直都被人認為是冷板凳坐穿的艱苦事情,不過如今隨著越來越普及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宣傳標語,國家對於資金和設備一直在增加和更新。沃土已經有了,將來也會越來越吸引國內外的研究者來到此處。中國人的聰明從來都不能讓人輕看。軟件已經具備,等到硬件強大到他人無話可說的時候諾貝爾獎獲得機會才可期。

中國人與諾貝爾獎不得不說的故事,不是沒有,時機未到罷了

再次,其實我最想說的就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之所以有人對美國漫威世界如此著迷,對高質量還時常短的英劇的追捧,很大程度上都是人們的共情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我記得柴靜在《看見》一書中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大意是諾貝爾獎不過是一群瑞士人對於自己認同的文化科技的一種獎勵。所以不是我們國家與諾貝爾獎有隔牆,而是“我們”與“他們”之間還沒有完全的默契,想要被認可,就得被別人理解。不能僅僅孤芳自賞就洋洋得意。

最後,諾貝爾獎它要求的第一個就是科學的進步,第二個是理想主義,比如他的文學獎要求就是理想主義,寫得再好,沒有理想主義也不能得獎。第三個那就是維護和平,世界和平,對世界和平有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才有可能入圍並且角逐。我相信我們國家會知難而進,迎風而戰。諾爾貝獎也遲早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