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诺贝尔奖不得不说的故事,不是没有,时机未到罢了

每年十月,全球各地的人们总要把目光投向北欧的瑞典和挪威,关注从这里诞生的当年度的诺贝尔大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能有学者获得诺贝尔奖,那就标志着他们所在的行业领域在全世界处以领先地位。这也是我们国家对于诺贝尔奖一直以来的情结所在。

中国人与诺贝尔奖不得不说的故事,不是没有,时机未到罢了

把中国历史往前翻,可以发现我们的先辈中亦有翘楚,曾经有六名华裔科学家获得过此奖,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不过他们多是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部《红高粱》让那个充满血性与爱国情怀的山东高密东北乡出现在全球人民的视线中 ;2015年屠呦呦又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关于青蒿素的研究她们功不可没。可是近些年来中国的研究,科研,文学等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为什么还是多次与诺贝尔失之交臂呢?

首先,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初始,我们国家当时正处于什么状态呢?那一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耻辱的一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清政府还不作为,曾经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后来的外交也带来了多重阻力。我们接受科学的时间比国外也晚了很多。学过初高中的历史都有印象:从严复翻译国外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到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等人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即是民主和科学的指代。国外人对于中国当时的发展多少都带有侵略者的眼光和不敬。再加上当时的诺贝尔奖的申请程序需要2000左右相关领域的人提供材料,当这个材料的消息被闭塞,路程被阻断时,我们国家的人才当然难以入选。

中国人与诺贝尔奖不得不说的故事,不是没有,时机未到罢了

其次,除了不可控的因素外,我们都明白没有人可以一口吃成胖子,不管是科学家或者是文学家等,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和钻研,想要成功无异于白日做梦。一开始搞科研一直都被人认为是冷板凳坐穿的艰苦事情,不过如今随着越来越普及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标语,国家对于资金和设备一直在增加和更新。沃土已经有了,将来也会越来越吸引国内外的研究者来到此处。中国人的聪明从来都不能让人轻看。软件已经具备,等到硬件强大到他人无话可说的时候诺贝尔奖获得机会才可期。

中国人与诺贝尔奖不得不说的故事,不是没有,时机未到罢了

再次,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之所以有人对美国漫威世界如此着迷,对高质量还时常短的英剧的追捧,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们的共情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我记得柴静在《看见》一书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大意是诺贝尔奖不过是一群瑞士人对于自己认同的文化科技的一种奖励。所以不是我们国家与诺贝尔奖有隔墙,而是“我们”与“他们”之间还没有完全的默契,想要被认可,就得被别人理解。不能仅仅孤芳自赏就洋洋得意。

最后,诺贝尔奖它要求的第一个就是科学的进步,第二个是理想主义,比如他的文学奖要求就是理想主义,写得再好,没有理想主义也不能得奖。第三个那就是维护和平,世界和平,对世界和平有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才有可能入围并且角逐。我相信我们国家会知难而进,迎风而战。诺尔贝奖也迟早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