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南風效應”。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威力,看誰能先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脫掉。北風威風無比,鼓起腮幫子吹得行人四散逃生,他們裹緊了身上的大衣;南風溫柔一派,將風吹得風和日麗,行人們感覺到很舒服,漸漸脫去了身上的大衣。養孩子,亦如此……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都曾經吼叫過孩子。孩子磨蹭、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加上家長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心事,憋著各種無名火。“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惡性循環。

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有一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性格也比較內向,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犯錯後對孩子大聲吼叫,甚至打罵,那麼會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敏感,長此下去孩子會對外界失去信心,導致自閉。

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在孩子心中,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家本來也是最溫暖的地方,但是如果父母動不動就吼叫孩子,孩子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是個極其可怕的人,在這個本該他感到最安全的地方,反而變得最不安全了。當孩子逐漸長大,他的叛逆心理就會增強,尤其是當孩子面對家長的吼叫時,更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因為孩子會認為家長的吼叫是語言上的暴力,於是,在性格上就會叛逆了。

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卡爾·威特的教育方式在全球都有名。兒子小卡爾初學寫作時,寫得一團糟。有一次,他戰戰兢兢地將作品交給爸爸,低著頭默默等著挨批,非常洩氣地想著要放棄寫作。卡爾·威特看過文章後暗自搖頭,但看到兒子忐忑地樣子,他立即轉變了語氣:“非常不錯,這是你第一次寫作,爸爸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比你差遠了。”小卡爾立馬抬起頭來,眼神裡放著異樣的光彩,突然就有了繼續寫下去的勇氣。一句怒吼,會摧毀孩子前行之路;而一句鼓勵,卻可以幫孩子打開成功之門。

那些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沒有完美的大人,更沒有完美的孩子,只有接納和鼓勵,才會讓孩子越來越好。曾看到這樣一句:“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深以為然。請父母將脾氣放緩,把聲調放慢,狂風暴雨只能帶來摧殘,和風細雨才是幼苗的期盼。讓孩子感覺好起來,不吼不叫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要吝嗇肯定和鼓勵,在潤物無聲中靜待花開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