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歌是如何传播的呢?

在古代没有网络,诗人们也刷不了微信微博,朋友圈,就连传递一封家书都是问题,可神奇的是,在当时一旦有好的诗篇出来,往往就能传遍大街小巷,横遍大江南北,那么这些诗歌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达到了这么快速而广泛的传播?

在古代诗歌是如何传播的呢?


有的诗歌想要传播,第一种途径就是借题发挥,奔走相告,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他是在一次宴会上所做的,参会的人都是王公贵族,经常参加上流的聚会活动,从而才得以传播,名声大震。可是,宴席并不是天天有的,于是通过这种出名的诗词是比较少的。

第二种方式就是提笔留记,到此一游。古代的诗人们一般会将自己的作品写在亭台楼阁的柱子上,比如《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等等,还会写在各种驿馆,寺庙各种公共场合的墙壁上,这样就可以让很多的人得知,但是诗人们不可能天天在各大景点和驿站,所以这种传播方式传播的范围还是十分有限的。

在古代诗歌是如何传播的呢?


当诗想要引发大规模,爆炸式的规模,还要靠另外一个离普罗大众更近的方式,也就是第三种方法,那就是民间歌姬的传唱,一提到歌姬,大家可能会想到的是青楼女子,其实在古代,真正有格调的青楼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剧庆余年,当中就有描写青楼的镜头,其中青楼里面的女子各个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连一般的大家闺秀都无法与之相比,并且他们基本上不做什么皮肉买卖,所以唐代的青楼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特殊消费场所,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艺术之乡。

在古代诗歌是如何传播的呢?


大诗人,才子去青楼找歌姬,其实主要为的是文化娱乐活动,所以妓院青楼成为了当时风流出没的公共场所,歌姬们以诗入曲,将文化创作与大众娱乐相结合,旋律优美,朗朗上口,非常有利于传播,一个诗人写出一篇诗来,让歌姬为之谱曲,然后再唱出来,就会直接成为当时的爆款歌曲,引得大众传颂,加之唐代文化开放包容,青楼妓馆遍布大街小巷,他们的受众十分广泛,所以当时的诗歌传播,歌姬成为了传播速度最快,最受欢迎的方式。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甚至自已养歌姬,把他的诗传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但是白居易也有烦恼,就是他说的“石知所重,湖知所清”,那些最能与世间传播的诗,根本不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这个时候整理诗集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这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

在古代诗歌是如何传播的呢?


用纸笔记录下你所有的作品,否则通过以上的方法只不过是知名一时,等战乱一到,朝代一改,谁知道曾经有谁写过什么诗呢?所以在唐代有心机的大诗人都把自己所作的诗整理下来,抄成诗集藏于名册之中,或者托付可靠的后人,或者分发给想要拜读的读者,这种方法才可以使自己的诗流传后世,这也是当时大诗人的一点点小心机吧。

正是这些小心机,今天才有幸能读到流传了千百年的唐诗宋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