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詩歌是如何傳播的呢?

在古代沒有網絡,詩人們也刷不了微信微博,朋友圈,就連傳遞一封家書都是問題,可神奇的是,在當時一旦有好的詩篇出來,往往就能傳遍大街小巷,橫遍大江南北,那麼這些詩歌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達到了這麼快速而廣泛的傳播?

在古代詩歌是如何傳播的呢?


有的詩歌想要傳播,第一種途徑就是借題發揮,奔走相告,比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他是在一次宴會上所做的,參會的人都是王公貴族,經常參加上流的聚會活動,從而才得以傳播,名聲大震。可是,宴席並不是天天有的,於是通過這種出名的詩詞是比較少的。

第二種方式就是提筆留記,到此一遊。古代的詩人們一般會將自己的作品寫在亭臺樓閣的柱子上,比如《鸛雀樓》,《黃鶴樓》,《岳陽樓》等等,還會寫在各種驛館,寺廟各種公共場合的牆壁上,這樣就可以讓很多的人得知,但是詩人們不可能天天在各大景點和驛站,所以這種傳播方式傳播的範圍還是十分有限的。

在古代詩歌是如何傳播的呢?


當詩想要引發大規模,爆炸式的規模,還要靠另外一個離普羅大眾更近的方式,也就是第三種方法,那就是民間歌姬的傳唱,一提到歌姬,大家可能會想到的是青樓女子,其實在古代,真正有格調的青樓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比如前段時間熱播的古裝劇慶餘年,當中就有描寫青樓的鏡頭,其中青樓裡面的女子各個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連一般的大家閨秀都無法與之相比,並且他們基本上不做什麼皮肉買賣,所以唐代的青樓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特殊消費場所,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藝術之鄉。

在古代詩歌是如何傳播的呢?


大詩人,才子去青樓找歌姬,其實主要為的是文化娛樂活動,所以妓院青樓成為了當時風流出沒的公共場所,歌姬們以詩入曲,將文化創作與大眾娛樂相結合,旋律優美,朗朗上口,非常有利於傳播,一個詩人寫出一篇詩來,讓歌姬為之譜曲,然後再唱出來,就會直接成為當時的爆款歌曲,引得大眾傳頌,加之唐代文化開放包容,青樓妓館遍佈大街小巷,他們的受眾十分廣泛,所以當時的詩歌傳播,歌姬成為了傳播速度最快,最受歡迎的方式。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甚至自已養歌姬,把他的詩傳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但是白居易也有煩惱,就是他說的“石知所重,湖知所清”,那些最能與世間傳播的詩,根本不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這個時候整理詩集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這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傳播方式。

在古代詩歌是如何傳播的呢?


用紙筆記錄下你所有的作品,否則通過以上的方法只不過是知名一時,等戰亂一到,朝代一改,誰知道曾經有誰寫過什麼詩呢?所以在唐代有心機的大詩人都把自己所作的詩整理下來,抄成詩集藏於名冊之中,或者託付可靠的後人,或者分發給想要拜讀的讀者,這種方法才可以使自己的詩流傳後世,這也是當時大詩人的一點點小心機吧。

正是這些小心機,今天才有幸能讀到流傳了千百年的唐詩宋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