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入局AI,它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刚刚过去的云栖大会上,张勇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将火吹向了AI,不仅发布了平头哥芯片:含光800,而且还布局了AI飞天平台,在各个层面得到了应用。

BAT入局AI,它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而百度也不闲着,作为自动驾驶的领先者,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开启了试运营,腾讯则是刚刚斩获”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十大创新实践”奖。

互联网时代,搜索、电商、社交让BAT各自拥有了护城河,但是随着市场趋于饱和,它们开始追逐新的风口——AI领域。

百度的AI实力

百度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急先锋。

技术出身的李彦宏在2012年就嗅出了AI的商机,并很快成立了人工智能团队,百度率先进入AI,而看好自动驾驶的百度布局了阿波罗,在2017年更是高调的将Apollo开到了五环,并逐渐被外界认可,2019年,Apollo一共获得了45张北京市路测牌照,测试牌照占比83%,全国测试牌照超百张,位居行业榜首,是排名第二公司的五倍。如今,它已经是国内企业在以里程数驱动方面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竞争中的主要领导者。

BAT入局AI,它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由于国内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和移动服务在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可能高达5000亿美元,因此回报可能会很大。

此外,百度在医疗领域也进行了布局,百度依据海量数据的优势和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

腾讯的AI智慧布局

相比百度的大幅进军无人驾驶,腾讯可谓低调许多,去年年底在南京的全球合作大会上,首次发布了腾讯的自动驾驶业务,并发布了三个技术:模拟仿真平台、高精度地图和数据云服务。腾讯在深圳获得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此外,基于汽车自动驾驶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大脑才能够运行,腾讯在2016年开始着手智慧交通,推出优图天眼智能交通平台。

而在医疗领域,腾讯的AI医疗产品觅影,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效、精准的诊断与筛查;也可以根据医院需求定制,像智能导诊这样的智慧医院方案,缓解医院导诊的压力,改善医患关系。

BAT入局AI,它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阿里的AI底座野心

从阿里云到大幅进军AI,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从未掉队,阿里打造的智慧城市已经初见成效,就拿杭州布局为例,利用视觉技术改变了红绿灯的变换频率,让日常出行加快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也让整座城市的通行时间减少15.3%。而这还只是智慧城市的一小部分,在交通之外还有数字政务。

率先抓住政体的阿里,可谓在数字政府的打造中游刃有余。阿里依托的支付宝,在覆盖了全国31个地级市、400多个县级市,面向C端用户,让他们可以在这上面享受各种政府移动互联网服务,让生活更便利,早年间用支付宝缴水电费就是最好的例子。

BAT入局AI,它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此外,阿里在自动驾驶上也不甘示弱,虽然从2014开始,阿里就已经着手研发汽车系统,但它真正意义上入局自动驾驶是在2018年4月。并且与百度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它不做无人驾驶,更多的放在了车路协同之上,标榜目标是物流运输。

去年9月份的云栖大会上,阿里推出了第一辆L4级的自动驾驶物流车,成功打造属于自己的车路协同智能系统。

随着BAT的不断布局,AI进程也取得不了的进展,百度的All In,阿里已商用,腾讯要加码,现在AT也已在智慧城市上有了大规模的合作。

AI成为了一块大蛋糕,谁能吃掉这块蛋糕,我们还需要交给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