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導演患癌去世,不抽菸不喝酒的他,卻患上了“廣東癌”

據媒體報道,23日,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不幸因鼻咽癌逝世,終年58歲。

陳木勝是香港著名的導演,曾經執導過《天若有情》、《我是誰》、《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等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他最後一部作品《怒火》已於去年底殺青,正等待排期上映,可他最終沒能等到新片上映。

香港著名導演患癌去世,不抽菸不喝酒的他,卻患上了“廣東癌”

據悉,陳木勝平時不抽菸、不喝酒,拍攝《怒火》時已感身體不適,後查出鼻咽癌晚期。最近幾個月他一直在醫院治療,後因病情惡化轉院,2天后不幸撒手人寰。

鼻咽癌是發生在鼻咽部的癌症,全球每年新發大約8.6萬鼻咽癌,大部分發生在中國,廣東(及香港)地區發病率高居全球第一,有非常明顯的地理分佈差異,鼻咽癌又被稱為廣東癌。

鼻咽癌為什麼好發於廣東和中國香港,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係:

1、EB病毒感染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後感染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全身性感染,並可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

香港著名導演患癌去世,不抽菸不喝酒的他,卻患上了“廣東癌”

吸菸也與鼻咽癌有關,它可能通過引起EB病毒再激活來參與鼻咽癌的發病機制。

EB病毒與鼻咽癌關係十分密切,我們大部分人在五歲以前,就可能已經感染了EB病毒,但大部分的人都有免疫清除的能力,可能對於某些人群,對EB病毒的免疫力比較差,或者清除能力比較差,導致鼻咽癌的發生。

2、飲食因素

鼻咽癌流行地區的一些飲食習慣促成了這些地區鼻咽癌的高發病率:

烹飪鹽醃製的食物,這些食物會釋放揮發性亞硝胺類,亞硝胺類由蒸汽攜帶並分佈於鼻咽黏膜。

香港著名導演患癌去世,不抽菸不喝酒的他,卻患上了“廣東癌”

兒童早期暴露於鹽醃魚,增加鼻咽癌發病率。

大量食用醃製的或發酵的食物,包括肉類、蛋、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含有高水平的亞硝胺類以及細菌性誘變劑、直接作用的基因毒素和EBV再激活物質。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可能影響鼻咽癌的風險。一項病例對照研究提示,具有鼻咽癌一級親屬時,發生鼻咽癌的風險增加至7倍。

鼻咽癌的臨床表現

鼻咽癌常起源於咽隱窩,由於該部位在臨床上比較隱蔽,患者可能長期無症狀。由於這一較長的無症狀期,或者在部分患者中由於誤診,大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和/或區域性晚期疾病。

如果出現症狀,鼻咽癌患者最常見的主訴為:顱神經受累引起的頭痛、複視或面部麻木,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引起的頸部包塊。

鼻咽癌典型的臨床三聯徵為:頸部包塊、鼻塞伴鼻出血以及漿液性中耳炎,這三個症狀同時出現的可能性較小,但這些症狀中的每一種在鼻咽癌患者中都很常見。

香港著名導演患癌去世,不抽菸不喝酒的他,卻患上了“廣東癌”

鼻咽癌具有早期轉移的趨勢。75%-90%的病例在診斷時存在淋巴結轉移,並且50%以上的病例為雙側轉移。5%-11%的患者在診斷時存在遠處轉移。

淋巴結轉移的位置和範圍能預測有無遠處轉移。遠處轉移最常見的部位是骨(75%)、肺、肝臟和遠處淋巴結。還可發生多種副腫瘤綜合徵,包括中性粒細胞增多症、不明原因發熱、肥大性骨關節病和皮肌炎等。

如何早期發現鼻咽癌?

對於鼻咽癌高發的廣東以及香港地區,血漿EBV DNA檢測有助於篩查風險人群有無鼻咽癌。它可以檢測到早期癌症,相比未篩查能帶來更好的治療結局。

有研究顯示,有1112例個體在初始篩查時被檢測到EBV DNA。這些陽性結果者在大約4周後再次進行了檢查,有309例EBV DNA仍為陽性。

這些患者隨後接受了內鏡檢查和MRI評估,結果有34例診斷為鼻咽癌,其中24例(71%)為Ⅰ期或Ⅱ期病變。

對於新診斷的病例,3年無進展生存率為97%。這一篩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7.1%和98.6%。

如何治療鼻咽癌?

鼻咽癌的治療以放療和化療為主,放療是早期鼻咽癌的主要一線局部治療方法。對於更晚期的腫瘤患者,與單純放療相比,同步放化療可降低遠處轉移率,並改善局部控制和總生存率。

香港著名導演患癌去世,不抽菸不喝酒的他,卻患上了“廣東癌”

鼻咽解剖位置較深,而且緊鄰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所以手術並非鼻咽癌原發部位的一線治療。然而,放療後殘留的淋巴結病變或孤立性頸部復發可能需行頸淋巴結清掃術;局部小範圍復發可選擇鼻咽切除術。

鼻咽癌預後如何?

鼻咽癌預後較好,主要與分期有關,分期越早,預後越好。一項現代病例系列研究納入了868例鼻咽癌患者的資料,發現1期、2期、3期和4期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分別是100.0%、94.3%、83.6%和70.5%.

為了降低鼻咽癌的發病率,目前主要是注意飲食,少吃醃製食品,高危人群定期篩查。希望科學家能早日研發出EB病毒的疫苗,就像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一樣,預防鼻咽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