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一汽-大众的高端中型SUV探岳,转眼上市已超过一年。探岳卖得好、销量超途观L,这些信息估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但到底有多好,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这将是本期年考将要探讨的内容。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年考成绩点评


成绩总评:优


探岳2019年全年卖了17.94万辆。也正是因为这个数据不够“彪”,没有像很多人印象中的那样“超途观L”(途观L 2019年卖了21.78万辆),所以才没给探岳一个优+的成绩。但其实,按照探岳的趋势来看,绝对配得上优+成绩。


这个趋势就是2019年下半年,探岳的表现相比上半年是“翻番儿”的。尤其是9月以后,每个月的销量都超过了2万辆,并且除了12月份,其他各月份的销量都超过了途观L。


为什么总提途观L?其实不光是因为探岳与途观L之间的“兄弟关系”。更因为途观L销量超过30万辆,把第二名(奇骏)足足甩开了10万辆。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以探岳2019年下半年的“劲头”来看,如果它能一直延续这个势头,它在接下来的2020不仅有可能全年销量力压途观L、也有可能超越汉兰达、昂科威,成为新的同级销冠。


应该说,探岳这个成绩既在意料之中,因为有途观L在前期为大众品牌中型SUV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但又在意料之外,探岳从诞生到被市场认可,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便登顶同级别月销冠军位置。真算得上是合资中型SUV细分市场的奇迹。


所以,探岳年考得到“优”评,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


年考车型点评


对于探岳上市后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表现,标题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本土化。


探岳这款车在欧洲、美国市场是都没有的。在那边,这个级别卖的是Tiguan,也就是不带“L”的途观。按理说,作为填补北大众中型SUV空白的车型,大众拿着标轴版的途观,稍微改一改放在一汽-大众生产,应该属于“既省事又管用”。但实际情况是,一汽-大众、或者说大众集团,没这么干。而是为一汽-大众、或者说中国市场,度身开发了一款全新的探岳。


为什么要这样?是Tiguan成本太高了吗?是为了中国市场减配做“特供车”吗?对于本土车,我们常见这样的言论。但事实上,恐怕正相反。


真正的原因,是大众认为标轴版的Tiguan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国产以后竞争力不够强,因而必须再开发一款车。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卡叔说过多次,现在的本土化合资车,已经不能像当年“老三样”时代那么去看待了。这些合资厂推出本土化的车型,额外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图什么?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赚钱。这没错。但赚钱的前提是什么?是产品能够获得市场认可,能够获得足够大的销量。也就是,为市场度身开发产品。


包括很多技术控、血统派看不上的朗逸、宝来,但从市场层面它们都是非常成功的产品。


探岳的本质是什么?是改个样子的标轴版途观吗?


很多人把探岳视为Tiguan的中国版,但其实不是。严格的说,探岳是一款新车。一款针对于中国消费需求而诞生的车型,不论在配置还是技术与科技方面,都力压途观L半代。


探岳并没有像途观L一味地去追求长轴距与车身大尺寸,而是做出了一个最为合理的取中。采用MQB平台先进的短悬长轴设计,颠覆了车身长度与内部空间的正向关联,在中级SUV上获得更大范围空间,被称为黄金比例。这就是设计上让人看着顺眼的原因,在保证宽大空间的同时又不失优异的操控性能。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关注大众设计的人应该会注意到,从第二代Tiguan诞生到探岳推出,这一期间,大众在内饰上是有一次小小的“革命”的。这种横屏式的风格最早出现在新一代奥迪车上,然后沿袭到大众,以新JETTA(也就是现在的速腾)在海外的首发为标志。随后如POLO、探歌等等,全都是这种风格。所以在内饰设计方面,探岳相对于途观L更符合当代消费者的诉求与审美。


外观的变化同样不小,并且可以明显感觉到本土化的影响——很多地方是在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例如腰线、C柱,特别是尾部的轮廓。印象中,探岳这样的尾部造型在大众现有车型上还未曾见过,反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奥迪。


性价比仍是重要筹码


有人说途观L销量的下滑,与探岳的强势登场不无关系。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仅凭以上这些,探岳想说服人们改弦易辙,仍不太容易。毕竟,途观L更大,而且在一些人心目中,它也更“正宗”。


探岳在销量上对途观L实现反超的另一个重要筹码,就是性价比。基于前面的分析,探岳和途观L在性价比的层面虽有差别,但并不太大。甚至,不少人可能还会被探岳更新的设计所吸引。


例如探岳的330TSI两驱豪华型,在配置方面与途观L的330TSI两驱全景舒适版几乎相同,由此可见探岳在配置方面做的更有诚意一些。在价格方面,探岳也表现出了绝对性的优势。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当然,探岳也不可能光可着途观L较劲。探岳在与其他竞品比的时候,一样很不错。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探岳的280TSI,也就是1.4T版本。它并不是“打酱油”的。一汽-大众依然为它配备的是湿式DSG与1.4T的组合,驱动探岳也并非“小马拉大车”——只要不是激进派,动力是足足够、甚至还有点超预期的。关键是,这套组合真的很省油。

这样的组合属性,就非常适合拿来跟CR-V PK。而PK的结果,也毫不吃亏:探岳的豪华型和CR-V的风尚型配置基本相当,也都属于主销车款。指导价,探岳反而还略低。如果算终端优惠,探岳的价格优势还会更明显(1-2万元)。


这么比完以后,你还会对探岳的销量有意外吗?


这里顺带说一句。探岳开起来的“高级感”,可能没有达到一些人的预期。那么通过性价比PK以后,你是不是也能找到一些答案呢?


关键是,探岳的“高级感”并不差,至少不比绝大多数的主流竞品(例如CR-V)差。这其实可以算是研发团队平衡后的结果——这样的“高级感”与价格定位,才是最“合适”的。


年考探岳:再现大众本土化的威力


还是那句话,销量年考,考的是产品顺应市场主流需求的能力。合适才是硬道理。成绩评优的车,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更不一定是你最喜欢的。


结论:


探岳是大众为中国市场度身打造的本土化车型,这一点毋庸置疑。它并不是所谓的“中国版标轴Tiguan”。从一年的销售情况看,探岳也确实是对足了市场的胃口。这里面有外观、内饰的设计,也有尺寸、空间的规划,直至品质感与价格之间的平衡。所有这些,探岳都尽可能地做得合理、到位,才有了最终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