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我們身邊總有不少這樣的人:質疑一切成功,懷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還不是有個有錢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這次升職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子讀了北京四中,不知道送了多少錢。”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後,曾有一段內心剖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社會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濫的地方想才安心。


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所有的預想都正確,才能為自己總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層”找到合理開脫……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從而也證明了自己機智過人,總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


如果現在仍是這種想法,那麼,恭喜你,你做不了管理者。


作為管理者要摒棄底層思維,相信努力,你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相信美好,你就會發現生活處處是美好。帶著進步、努力、奮進的心態去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高效的狼性團隊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要想真正的贏別人,你就要懂得如何打造這樣一個高效的狼性團隊。事實是,很多管理者走入了誤區,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團隊卻績效平平。癥結是不會“帶團隊”。帶團隊就是帶人心,相信努力就會有結果,真正好的領導者,不僅要懂得“管人”,還要學會“帶人”。有本書寫到:不會帶團隊的領導,只能自己幹到死。


兩個輪子


1.牽引輪—目標。目標是實現被動式監督管理到主動式自主管理的有效方式。彼得·杜拉克說“你不能衡量它,就不能管理它。”


2.驅動輪—激勵。物質和勳章同樣重要。任正非說“激勵不僅僅是物質上,員工也不只是為了錢才努力工作,要給員工榮譽感。”


四個原則


1.開心原則。要給員工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開心的工作氛圍。高壓只能限制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結果原則。結果=速度(馬上做)+效率(做得快)+細節(做到位)+成果(做得好)+數據(說得清)。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3.合作原則。樹立團隊至上的理念。團隊需要的是像野雁那樣既能獨立作業,又能團隊合作的人。而不是獨來獨往的“野狗型”員工。


4.成長原則。團隊要成長,首先員工要成長。領導者最重要的職責是:當老師(教授技能)+做牧師(心理輔導)+架梯子(助其攀登)+搭舞臺(給員工表現機會)。


四個不要


1.不要管“手腳”,而要管“人心”


①解放手腳。管理重在管人,帶人先要帶心。要解放其手腳,抓住其內心。你為員工多著想,員工為你多擔當。


②心靈醫生。要經常瞭解員工的內心需求。“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說:“最成功的領導一定是個會滿足手下人心理需求的人。”


③感情投資。日本麥當勞董事長藤田田說“感情投資是在所有投資中,花費最少,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2.不要抓“權力”,而要抓“目標”


①盯住目標。單打獨鬥死得快,眾人拾柴火焰高。把權力下放,把目標盯住,效率水到渠成。


②成功的企業領導不僅是授權高手,更是控權的高手。任正非說:“授權不是分權,授出去的是決策權,保留下來的是監督權。”


③授權要遵循七個原則:不要越級、人員能力、單一授權、明確目標、權限邊界、確定責任、反饋要求。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3.不要先“修路”,而要先“推牆”


①要推倒影響溝通的五堵牆: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傲慢偏見、拒絕傾聽、缺乏信任。


②良好溝通的前提是尊重。艾森豪威爾說:“你不能靠拍人家頭而領導別人,那是侵犯,而不是領導力。”


③表揚要大張旗鼓,批評要私下進行。管理學家雅科爾說:“表揚一個人最好用公文,批評一個人儘量用電話。”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4.不要盯“缺點”,而要看“優點”


①領導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東西發現出來。你要找這個人的優點,找到這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優點,這是你的厲害之處。—馬雲


②問題員工是座富礦,用對用好就是精兵強將。用人所長,別跟員工的短處過不去。


作為管理者,想要贏別人,必須拋棄底層思維


③爭強好勝的,用方向引導;性格孤僻的,靠感情交流;誇誇其談的,靠挫折打磨;魯莽衝動的,用細節培養;消極被動的:靠信心鼓勵;倚老賣老的,靠尊重感化;價值觀不符的,要麼改變要麼辭掉。


記得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