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3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入職心儀公司

面試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3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入職心儀公司

前幾天,國務院常務會議聲明,受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其實好多人包括我都是這麼認為的,畢竟很多企業因為疫情產能縮小,消費者減少,公司效益不好,自然會縮減人工成本支出。可事實呢?

昨天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們部門目前面試了幾個候選人,實力稍強一點的,正準備發offer的檔口,對方回覆說已經籤公司了。好幾個候選人都是類似的情況,好像找工作根本不受影響。

由此看來,綜合實力強的人不管大環境再惡劣,也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專業技能必然是基礎,而兩三次時間有限的面試,很難體現出專業技能方面大的差別,很多時候決定成敗的往往是面試時的一些小細節。

在保證專業技能基本滿足崗位要求的情況下,如何提升面試成功的幾率?我諮詢了做HR的朋友,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出這3個建議,簡單有效,分享給你。

1、 自我應驗預言極其重要

自我應驗預言是心理學詞彙,《溝通的藝術》這樣闡釋——

如果一個人對事件的發生有所預期,並且他接下來的行為是建立在這些預期上的,那麼這件事的發生比沒有預期更可能成真。

聽起來有些繞,我們以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假設你正準備去應聘一家心儀公司的心儀職位,對於能否得到這份工作,你心裡很忐忑,於是你便向兩位朋友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結果這兩個朋友一致認為你非常勝任這份工作,基於此,你開始有種志在必得的心情。在面試時,你應答如流,自信且專業,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這份工作。

這一經歷使得你的自信心大幅提升,使得你在之後其他的面談時無堅不摧。也就是說,你最初有希望獲得工作的預期,使得你能夠樂觀自信地迎接挑戰,面試時也能夠舉止得當,最終的結果也容易實現。

面試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3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入職心儀公司

但如果你在面試前,反覆提醒自己是不善交際的、經常被人排斥、不擅長推銷自己的人,就會給自己一種“面試很可能會失敗”的心理預期,在面試中更容易過度解讀一些根本不存在含義,比如面試官不喜歡自己、自己的回答並不順暢等等,這樣的預期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最終的面試成果。

因此,我們在面試前應當不斷為自己營造積極正向的形象,多鼓勵和暗示自己能行,給自己加油打氣,建立良性循環的自我應驗預言,將對面試結果起著很重要的影響。

2、 注重面對面的印象管理

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重塑第一印象。

在求職面試時,你最初幾分鐘裡塑造的第一印象就能決定一個潛在僱主看待你的方式,並對你的未來職業表現作出預判。

那該如何讓面試官對自己有好的第一印象呢?你需要從外貌著裝、表情兩個主要的方面進行管理。

  • 外貌和著裝:

美貌當然能提升面試成功的幾率,但如果先天條件沒那麼好,也不必沮喪,合適乾淨且自然的妝容也能讓人心生愉悅,自信就能帶來無敵的魅力。

不管公司裡面的員工是否穿正裝,在面試時身著素雅正式的商業套裝會讓面試官感受到你的誠意和可信度,而隨意的裝扮則會減弱這一效應。

面試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3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入職心儀公司

《溝通的藝術》中有一項研究顯示,有83%的人會跟隨一位穿著高級服裝的人闖紅燈,然而只有48%的人跟隨一位穿著像低階層的人闖紅燈。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會依據人們的穿著而對他們做出假設和判斷,穿著更正式的人總給人一種靠譜的、值得信賴和追隨的錯覺。

正如《我是餘歡水》中,飽受職場欺壓的餘歡水,在下血本買了一身高級西裝後,周邊的人對他的態度明顯開始發生變化,連他的領導也停止了對他呼來喚去。

所以,在面試時寧可顯得太正式,也不要穿著休閒服去面試,這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心理優勢。

  • 保持微笑:

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過,微笑是一種催眠,能夠讓人提升對你的好感,降低對方的防禦性,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

面試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3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入職心儀公司

在面試時,保持真誠地微笑,自然平和,可以很好展現你的友好和易相處的性格。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

3、 注意非語言行為傳遞的情緒和信息

在日常溝通中,我們會關注彼此的話語顯性內容及背後的隱藏內涵,卻很少關注非語言行為傳遞的信息。

殊不知心理學家經過一系列研究發現,面對面交流時,55%的情感內容是由非語言行為暗示的——聲調裡的焦慮、快速動作中所包含的怒氣,通常會被對方下意識地接受,即使對方沒有留意信息的本質,也會被心照不宣地接受並回應。

所謂非語言行為是指通過與語言無關的途徑所表達的信息,剛剛提到的聲調、音頻、音量、肢體動作等。

在面試時,注重自己的非語言行為,真誠地直視面試官的雙眼,音調平緩,穩重鎮靜地回應問題等等,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一個靠譜的候選人,大大增加面試成功的幾率。

面試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3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入職心儀公司

【紀年的任意門】文章均為原創,作者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熱愛閱讀。心理學鼻祖卡爾·榮格曾說過,改變一個人頭腦裡的“詞彙”,就可以提升他的財富,改善他的生活,甚至改變他的人生。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新的認知,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18歲到30歲,這20條人生箴言,越早知道越早受益

2019年,堅持閱讀50本書籍後,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8歲男子不吃不睡,打50小時遊戲後喪命,警惕大腦“激勵系統”!

梁寧:情緒是人生底層操作系統,不懂控制情緒,學再多知識也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